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秦朝以前以嘉偶曰妃。后世渐专指皇帝之妾及太子、王侯之妻。《左传·桓公二年》:“嘉耦曰妃,怨耦曰仇。”《说文解字注》:“妃本上下通称,后人以为贵称耳。”皇帝妃各朝名号繁多,称谓不一。参见各条。


1、在秦朝以前,嘉偶为妃,既包括国君之妾,也包括平民之妻。《左传·桓公二年》:“嘉耦曰妃,怨耦曰仇。”《汉书·外戚传》:“甚哉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臣,父不能得之子,况卑下乎!”

2、秦以后,“”成为皇帝之妾、太子及王侯之妻的专用名称。不同的朝代,妾的多少和名称也不一样,除皇后之外,皆为妃。《汉书·外戚传》:“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适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焉。”这“夫人”、“美人”等,都是“”。又《后汉书·皇后纪》:“改正后妃之制,贻厥方来,岂不休哉!”《汉书·外戚传·孝景王皇后》:“长公主嫖有女,欲与太子为妃。”就汉朝说,太子的正妻为妃,其良娣、孺子等皆为妾。同书《孝昭上官皇后》:“太子有妃,有良娣,有孺子,妻妾凡三等。”在汉朝,王妃也称王后。《汉书·高五王传》:“太后以吕产女为赵王后,王后从官皆诸吕也……王有爱姬,王后鸩杀之。”王妾又称小妻。《后汉书·赵孝王良传》:“赵相奏乾居父丧私娉小妻。”注:“小妻,妾也。”

猜你喜欢

  • 司

    官名。 西周置。《庚季鼎铭》:“用左右俗父司。”

  • 二庙令

    官名。南朝梁置,管理太庙、小庙 (梁武帝肖衍生母非正室,肖衍于太庙外别立庙以奉其神主,称小庙) 日常事务的官员,属太常卿。位二班。官名,南朝梁武帝萧衍置,属太常卿,掌管太庙和小庙诸事。武帝萧衍的生母非

  • 兼理

    官制术语。指兼管某项事务。

  • 营务处

    官署名。清末地方督抚置。因督抚统兵,并多增募军队,故设此机构,负责办理军营行政。处设总办、会办等职,多以道、府文官充任。清代末期,提督、巡抚多增募军队,因此设营务处,以道、府文官担任总办、会办等,负责

  • 县中正

    县属吏名。县中正之职,魏晋与南朝均无考。东魏《武德于府君义桥碑阴》,有州县中正兼主簿一人。据《魏书·地形志上》记载,怀州武德郡所属有州县,“州”为地名。是北魏县属吏中有中正之设其职

  • 守司

    官署。《韩非子·三守》: “至于守司、囹圄、禁制、刑罚,人臣擅之,此谓刑劫。”

  • 营缮司员外郎

    官名。①即“营缮清吏司员外郎”。②清末民政部所属营缮司副长官,佐郎中掌司事。

  • 内行阿干

    官名。北魏置。鲜卑语称兄为阿干,故此职带有自部落联盟时期遗留下来的痕迹。是皇帝身边的亲信侍从,随其出猎、征伐。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职员令无此职。参见《魏书·昭成子孙列传》。

  • 洞冶总管府

    官署名。元朝置。世祖至元四年(1267)正月,在西京、济南等路立洞冶总管府,掌管金、铁冶等事宜。七年六月,罢各路洞冶总管府,以各路转运司兼管洞冶课程等务。

  • 讶士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理四方诸侯狱讼,兼掌迎送宾客。《周礼·秋官》:“讶士,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掌四方之狱讼,谕罪刑于邦国。凡四方之有治于士者造焉。四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