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官等

官等

官员的等级。(1)太平天国官等共分十六等:一等为东王与西王;二等为南王与北王;三等为翼王;四等为燕、豫二王及国宗;五等为侯;六等为丞相;七等为检点;八等为指挥;九等为将军;十等为总制;十一等为监军;十二等为军帅,十三等为师帅;十四等为旅帅;十五等为卒长;十六等为两司马。(2)北洋政府时期,官员从任用上说,共分特任、简任、荐任、委任四种或四级,有时亦称为四等,中央行政官除特任官外,共分为九等:第一、第二两等为简任官,第三至第五等为荐任官,第六至第九等为委任官。(3)国民党政府亦将文官分为特任、简任、荐任、委任四等。每等中又各分若干级。特任只有一级,简任分为八级,荐任分为十二级,委任分为十六级,每一官等所分之级是为叙俸而定的,级愈高则俸愈大。

猜你喜欢

  • 光寺钱

    唐朝大理寺官员被超擢他官所出犒酬本寺同僚之资。李肇《唐国史补》卷上:“韩令为宣武军节度使,张正元为邕管经略使,王崇为寿州刺史,皆自试大理评事殊拜。本寺移牒醵光寺钱,相次而至,寺监为荣。”

  • 陵食监

    官名。据《汉官》所载,汉代每陵有食监一人,秩六百石,监丞一人,秩三百石,中黄门八人,从官二人。

  • 伊都额真

    满语官名。雍正元年(1723)改称“伊都章京”。汉译为“班领”。隶侍卫处。有协理事务侍卫班领、侍卫班领、署班领几种。又译作“益都额真”。

  • 狱典

    官名。见“司狱司”。

  • 洋遮衙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主制造雨伞和旱伞。

  • 整舆衙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主制造舆轿。

  • 旅帅书理

    军中杂职官名。太平天国设置,每旅帅二人,官阶为职同卒长,为旅帅处理文书事务。

  • 西陲宣化使

    官名。为国民党政府加给九世班禅的名义。自清乾隆以后,后藏军政大权一直由班禅执掌,归驻藏大臣直接领导,班禅所驻札什伦布寺和噶厦处于平行地位。辛亥革命后驻藏大臣被逐,噶厦即强迫札什伦布服从达赖的统治,并向

  • 垦务总局

    农林部直辖机构。国民党政府原于实业部置垦务署,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实业部与建设委员会合并成立经济部后,垦务行政改归经济部。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农林行政从经济部划出,成立农林部后,设

  • 敕令所

    宋朝编修敕令所或详定一司敕令所简称。官署名。敕令所是枢密院编修敕令所的省称,宋置此官署,掌起草皇帝命令。详“枢密院编修敕令所”条。见《宋史·职官二·编修敕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