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小史

小史

官名。①商朝置。职掌不详。② 《周礼》春官太史属员。中士爵。一说为周朝置。掌王室及诸侯国图志、世系,佐太史进行各种礼仪活动。③即“小吏”。汉朝及魏晋郡县属吏中最卑微的职吏。处理诸杂务。员数甚众,名目不一。


1、官名,商周置,掌王宝和诸侯国的图志、世系等,佐太史掌礼仪活动。《周礼·春官·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若有事,则诏王之忌讳。”

2、官府中的小吏,地位极低。有具体职务的称职吏,如门亭长、骑吏等,没具体职务的称小史。《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官府吏五匹,书佐、小史三匹。”《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张酺传》:“(王青)父隆,建武初为都尉功曹,青为小史。”

猜你喜欢

  • 芸阁

    秘书省的别称。唐代刘知几《史通·忤时》:“蓬山之下,良直差肩;芸阁之中,英奇接武。”宋代周行己《浮沚集九·哭吕与叔》诗之二:“芸阁校雠非苟禄,每回高论助经纶。”参看“秘书省”条。

  • 东面经略司

    官署名。金朝地方军事机构。统领军马控制东面边要。宣宗贞祐二年(1214)四月,置于平州。设东面经略使领司事,以乌林答乞住充任东面经略使。同年八月罢。

  • 经略安抚使

    官名。宋仁宗皇祐四年 (1052) 以侬智高起义,始于广州、桂州置,以本州知州兼任。其后,西南边帅多带此衔,以重其权。神宗熙宁五年(1072),又置于熙河、永兴、鄜延、环庆、秦凤、泾原等六路。后帅臣任

  • 帮办大臣

    官名。清朝派往新疆地区的驻札大臣。位在参赞大臣及办事大臣之下。乾隆二十四年(1759)以后陆续在喀什噶尔、哈密等地设置。辅佐驻防将军协理该地区事务。

  • 昭武校尉

    官名。唐太宗贞观十一年 (637) 置为正六品上武散官。北宋初沿置,为正六品上武散官,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罢。官名。唐置,正六品上,为武散官。见《新唐书·百官一·兵部》。

  • 太常寺丞

    参见“太常丞”。官名。汉制,各主官之下都有丞,既为主官的副职,也是衙署内部的事务官。北齐太常寺设卿与少卿外,仍有丞,为太常寺卿的佐官,与少卿职权无甚区别。历代沿置,至清乾隆以后才改为属官。参见“太常寺

  • 敕葬

    官场用语。宋朝大臣、贵戚死,皇帝派宦官监护丧葬,称敕葬。

  • 十六卫府

    禁卫军组织。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炀帝改组禁卫军组织,改左右卫府为左右翊卫;左右武卫府依旧名,去府字;改左右武候府为左右候卫,改左右领军府为左右屯卫,改备身府(天皇十八年置)为左右骁卫,增设左右御

  • 左外兵曹郎中

    官名。北齐五兵尚书所属有左外兵曹,“掌河南及潼关以东诸州丁帐,及发召征兵等事。”以郎中一人为主官。见《隋书·百官志中》。

  • 漕运总督

    官名。明清督理漕运的最高长官。明景泰二年(1451)设,与总兵同理漕务。并兼巡抚淮、扬庐、凤四府及徐、和、滁三州,驻淮安。嘉靖四十年(1561)兼提督军务。万历七年(1579)后曾一度兼管河道。清朝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