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折冲都尉府

折冲都尉府

军府名。唐太宗贞观十年(636) 改统军府为之,遍布全国各主要州,皆有名号,有折冲都尉、左右果毅都尉,掌领所属备宿卫,出师则总领军器、粮草、物资、传点等事; 以善骑射者为越骑,余为步兵; 凡兵马在府,每岁季冬,则习以军阵、战斗之法;武则天垂拱(685—688)中,以千二百人为上府,千人为中府,八百人为下府,赤县为赤府、畿县为畿府;属员废置略有变化,置长史 (或司马) 总司兵、司骑二局; 又有左右别将、兵曹参军事; 以三百人为团,以校尉统领; 团下有旅,以旅帅统领; 旅下为队,以队正领之; 队下有火,以火长领之; 玄宗天宝(742—756)中停止上下鱼符及上番、发兵活动,天宝末虽保其官员、保其兵额,却徒具形式而已。


军府名。唐代诸卫设折冲都尉府,每府有折冲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上府从五品下,中府正六品上,下府正六品下;别将各一人,上府正七品下,中府从七品上,下府从七品下。长史各一人、兵曹参军各一人、校尉五人、旅帅十人、队正二十人、队副二十人。折冲都尉掌领属备宿卫。三百人为一团,一校尉领之。左右果毅都尉,掌贰折冲都尉。见《新唐书·百官四上·诸卫折冲都尉府》。

猜你喜欢

  • 钟人

    官名。春秋战国置。掌乐钟演奏《仪礼·大射》: “奏《陔》。宾所执脯,以赐钟人于门内霤,遂出。”郑玄注: “钟人以钟鼓奏《陔》、《夏》,赐之脯,明虽醉志礼不忘乐。”

  • 译使

    官名,东汉末年乌丸、鲜卑皆置,为外交官,掌翻译及贡献等。《三国志·魏书·田畴传》:“北边翕然服其威信,乌丸、鲜卑并各遣译使致贡遗,畴悉抚纳,令不为寇。”

  • 管河道

    官名。明朝于河南省置。为本省布政使佐官左右参政、参议及按察使佐官副使、佥事的分道之职,以其中一人担任,专管黄河防汛、水利诸事务。专职道员名。明清时设置。明代布政使司左右参政与按察使司副使有以管理河务为

  • 织室丞

    官名。成帝河平元年(前28)更名西织为织室,置丞,为织室令副贰,属少府,主作郊庙文绣之服。东汉因之,名义上属少府。官名,汉置,为织室令之副,佐令掌织染皇室所用丝帛及做郊庙文绣衣服。西汉设令丞,东汉省令

  • 司虞员外郎

    官名。即虞部员外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 玄宗天宝十一载(752)改,肃宗至德二载(757)复名虞部员外郎。官名。见“司虞郎中”。

  • 熟药所

    官置名。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合并熟药库、合药所及市易务卖药所置,或称修合卖药所,隶太医局,掌修合、出售药物以供民间治病。元丰(1078—1085)改制后,隶太府寺。徽宗政和四年(1114),

  • 提举圉牧所

    官署名。金章宗泰和二年(1202)置,设于地方的畜牧机构,隶各路统军司。河南东路、河南西路、陕西路提举圉牧所皆设提举、同提举官,山东路仅设提举职。官署名。金置,掌养牧马匹。其官为提举。见《金史·百官二

  • 薪者库

    即“辛者库”。

  • 振行

    考功郎中、度支郎中别称。洪迈《容斋四笔》卷一五《官称别名》: “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考功(郎)度支(郎)为振行”。

  • 左武威大将军

    官名。即左骁卫大将军,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中宗神龙元年(705)复名左骁卫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