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横壄将军

横壄将军

将军名号。新莽置。《汉书·翟方进传》,将作大匠蒙乡侯逯并为横壄将军屯武关。”


杂号将军名,“壄”同“”,即横野将军,西汉末年王莽置,掌征伐或镇守。《汉书·翟方进传·附子义传》:“将作大匠蒙乡侯逯并为横壄将军,屯武关。”

猜你喜欢

  • 太庙署令

    官名。即太庙令。

  • 郡三老

    官名,掌教化,导民为善。由县三老推选,不常置。三老有乡三老、县三老、郡三老、国三老。《后汉书·王景传》:“父闳,为郡三老。”《后汉书·明帝纪》:“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禄养终厥身。”参看“国三老”条。乡

  • 户将

    官名。秦置,西汉因之。亦称郎中户将,掌户郎,主宿卫宫殿门户,秩比千石。东汉省。将军名,秦汉时置,凡将军皆掌征战,或守卫。《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贳齐合侯傅胡害,以越户将从破秦,入汉,定三秦,以都

  • 受业弟子

    《史记·孔子世家》谓孔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后世遂称直接受教的学生为受业弟子。

  • 司马令史掾

    官名。战国秦置,县司马令史的属吏。主书记、会计等事务。参见“司马令史”。

  • ①南北朝时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号。《魏书·太宗纪》神瑞二年(415): “二月丁亥,大飨于西宫,赐附国大、渠帅朝岁首者缯帛金罽各有差。”②满语“Da”之音译,意为“头目”、“首领”,清朝常用作官名。多译为

  • 尚书五都

    “尚书五都令史”简称。

  • 修武校尉

    散阶称号。金朝置,为武职从八品上之封阶,乃三十四阶之第二十九阶。元朝袭之,升为从七品,敕授。明朝未置。清朝为武职正九品之封赠,属十八阶之第十七阶。乾隆五十一年(1786)始增此称。初,绿营正九品无封赠

  • 郎署

    ①官署名。西汉有中郎,分属五官、左、右中郎将,有郎中,分属车、户、骑将,皆更直宿卫。时于皇宫、园囿、离宫等处皆设郎署,各置长,掌该处直卫郎官。东汉则专指五官、左、右三署。②指尚书郎官所居官署。《梁书·

  • 长兼

    官制用语。晋朝、南北朝时期多见。原指长期兼任某职,后发展为一种任官形式。《魏书·郭祚传》:“咸阳王禧等奏(郭)祚兼吏部尚书,寻除长兼吏部尚书,并州大中正。”秩位低于正员,可由此升为正员,亦可由正员降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