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水衡都尉

水衡都尉

官名。西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始置,秩二千石。初欲以主盐铁收入,因杨可告缗后上林苑保管财物众多,乃令主上林。凡上林诸机构、库藏,离宫禁苑农田水池禽兽及供宗庙用牲,均归其职掌。元鼎四年悉禁郡国铸钱,专令其属官上林三官铸钱。与少府并为皇帝私府,同掌帝室财政。原属少府的帝室收入大部分转归水衡掌管。官职亲近,甚受皇帝重视。有丞五员,属官有上林、均输、御羞、禁圃、辑濯、钟官、技巧、六厩、辨铜令、丞及衡官、水司空、都水、农仓、甘泉上林都水等长、丞。成帝建始二年(前31)省技巧、六厩官。新莽改名“予虞”。东汉省,其财政职掌归大司农,上林苑职掌并入少府。每年立秋躯刘之日暂置,以他官代摄,事讫即罢。三国魏复置 (或说有前后左右中五人),职掌与汉不同,主管全国水军舟船器械,六品。别有都水使者、河堤谒者管理陂池灌溉河渠。西晋初省并入都水台。惠帝元康(291—299)中复分置,六品,多以都水使者兼领。南朝省。宋孝武帝一度省都水官,改置水衡令,旋罢,复置都水官。《南齐书·明帝纪》又谓: “并诏水衡量省御乘。”未知其详。北魏初与都水使者、河堤谒者并置,职掌不详,从五品中。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以后罢。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都水监为水衡监,改都水使者为水衡都尉,中宗神龙元年(705)复改都水使者。参见“都水使者”。


官名。汉武帝元鼎二年初置,俸比二千石,掌上林苑,有五丞。属官有上林、均输、御羞、禁圃、辑濯、钟官、技巧、六厩、辩铜九官令丞;衡官、水司空、都水、农仓等长丞。王莽改水衡都尉曰予虞。东汉省之,并其职于少府。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

猜你喜欢

  • 抚治

    官名。明宪宗成化十二年(1476)因湖广郧阳、襄阳(今湖北西部)地区流民屡次起义,乃设抚治一人以进行安抚,系都察院都御史衔,属京官外差的性质。万历二年(1574)以抚治事权不专,添兼提督军务衔。万历九

  • 奉衣

    官名。金朝皇后位下女官。掌首饰、衣服、器玩诸宝财货,裁制缣彩之事。设一员,秩正九品。宫中女官名。见“秉衣”。

  • 雄信将军

    官名。将军名号。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九班,普通六年(525)列为十雄将军之一,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七班。陈沿置,改为拟六品,比秩千石。武官名。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

  • 总统府军事顾问

    北洋政府总统府军事处的属官。见“总统府军事处”。

  • 典东厨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东王府,员额二人,官阶为职同将军。参见“典厨”。

  • 提举万寿观

    宋朝宫观官名。仁宗至和元年(1054),始以观文殿大学士晏殊为之。后授例置官。品秩稍低者,则为同提举。

  • 三卫中郎

    官名。①宋朝亲卫、勋卫、翊卫等三卫副长官,徽宗崇宁四年(1105)置,员二人,品秩同朝议大夫。②宋朝亲卫中郎、勋卫中郎、翊卫中郎合称。徽宗崇宁四年置,凡四十员。五年,皆罢。参见“三卫官”。武职侍从官名

  • 行车骑将军事

    代行车骑将军之职事。凡将军皆掌征伐。车骑将军位比公。《后汉书·孝和帝纪》:“九月癸丑,以光禄勋邓鸿行车骑将军事。”《后汉书·孝顺帝纪》:“十一月庚子,以执金吾张乔行车骑将军事,将兵屯三辅。”

  • 制?

    制置使司简称。

  • 宰爵

    官名。掌牺牲之牢数。春牲战国置。《荀子·王制》:“宰爵知宾客祭祀养食牺性之牢数。”王先谦注: “宰爵者,主爵也。《汉书·百官公卿表》‘主爵中尉,秦官,掌列候。’秦官之有主爵,殆本于古之宰爵乎?其所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