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射将军
官名。东汉初置,统兵,为杂号将军。西晋武帝太康十年(289)复置(一说三国魏时复置),领积射营,辖二千五百人,担当宿卫之任。员一人,四品。东晋沿之。十六国西秦亦置。南朝宋太宗泰始(465—471)以后,多以军功得此,无员限,五品。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四班,陈改为八品,秩六百石。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定为七品上。北齐时属左右卫府,员二十五人,七品上。
杂号将军名,汉置,掌征伐。《后汉书·冯岑贾列传》:“积射将军侯进、偏将军冯异、祭遵、王霸等,围洛阳数月。”后世有沿置。
官名。东汉初置,统兵,为杂号将军。西晋武帝太康十年(289)复置(一说三国魏时复置),领积射营,辖二千五百人,担当宿卫之任。员一人,四品。东晋沿之。十六国西秦亦置。南朝宋太宗泰始(465—471)以后,多以军功得此,无员限,五品。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四班,陈改为八品,秩六百石。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定为七品上。北齐时属左右卫府,员二十五人,七品上。
杂号将军名,汉置,掌征伐。《后汉书·冯岑贾列传》:“积射将军侯进、偏将军冯异、祭遵、王霸等,围洛阳数月。”后世有沿置。
副职,或与“偏”连称“偏裨”。《史记·楚世家》:“虏我大将军屈匄、裨将军逢侯丑等七十余人。”
官名。元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 置,属客省。员额二人,后增至三十二人,掌奏事给使差遣之役。
官名。见“三司使”。
官署名。北齐置,设丞。隶右府寺诸冶东道署,掌冶事。
官署名。元朝置。掌回收、销毁废旧钞币。置于世祖至元元年(1264),秩正九品。二十四年,改名烧钞库。
官名。唐朝北衙禁军左羽林军统兵次官,高宗龙朔二年 (662) 置,员二人,从三品。德宗贞元三年 (787) 增一员。辽朝亦置,为加官。
参见“东宫领直”。
汉朝郡国县根据国家的考察科目,每年都编写一部汇报总册,称为计簿,其内容科目包括辖区内的户口人数、垦田亩数、钱谷出入,盗贼多少等,年终上报,县报郡,郡国报朝廷。其后,魏、晋、南朝因之。
官署名。清末外务部所属四司之一。光绪二十七年(1901)设。掌界务、防务、传教、游历保护、赏恤、禁令、词讼、巡警各事。置郎中、员外郎、主事等。
官署名。秦及西汉属太仆。掌皇帝所用马匹,有长、丞主之。东汉省。官署名,秦汉皆置,为养马机关,属太仆。《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仆》:“太仆,秦官,掌舆马,有两丞。属官有大厩、未央、家马三令,各五丞一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