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

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三品,隶将作院,掌制造宫内金玉冠帽、束带及金银器皿。世祖中统二年(1261),初立金玉局,秩正五品; 至元三年(1266),升为总管府。置达鲁花赤、总管各二员,正三品; 副达鲁花赤二员,正四品; 同知二员,从四品; 副总管二员,正五品。下辖制造司局十余所。


官署名。元中统二年(公元126年)置金玉局,次年改为总管府,后定秩为正三品,掌造宝贝金玉冠帽、系腰束带、金银器皿、并管理诸司局事务。以总管同知各二人为正副主官,达鲁花赤、副达鲁花赤各二人为监官。下设副总管、经历、知事、照磨、管勾、令史、译史、奏差。领玉局提举司、金银器盒提举司、玛瑙提举司、阳山玛瑙提举司、金丝子局、鞓带斜皮局、浮梁瓷局、画局、管领珠子民匠官,妆钉局、大小雕木局、宣德、隆兴等处玛瑙人匠提举司、温犀玳瑁局、上都金银器盒局、漆纱冠冕局、大同路采砂所、管匠都提领所、监造诸般宝贝官、收支诸物库、行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等机构。

猜你喜欢

  • 国税厅总筹备处

    官署名。北洋政府设置,属财政部。依照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一月十日公布的《国税厅筹备处暂行章程》的规定,总筹备处主要监督各省国税事务,并兼管顺天府属的国税事务。设总办、会办各一人,均由财政总长呈请

  • 中准令

    官名。原为平准令,东汉属大司农,秩六百石,掌知物价,主练染,作采色。有丞一人。灵帝熹平四年(175)改中准令,使宦者任之,列于内署。官名。东汉灵帝四年,改平准为中准,使宦者为令,俸六百石,掌平准物价,

  • 卫尉守丞

    官名,行卫尉之职,掌宫门屯卫兵。《后汉书·来歙传》:“卫尉守丞乐闱,长乐、未央厩令郑安世等十余人,俱谐鸿都门证太子无过。”注:“守丞,兼守之丞也。”小官代大官行施职权叫“守”,大官代小官行施职权叫“行

  • 司染署丞

    官名。即司染丞。

  • 军粮同知

    官名。清朝奉天府之职官。光绪二年(1876),改理事通判设。一人,正五品。分理地方事宜,掌治旗民之交涉诉讼事。官名。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改奉天府理事同知为军粮同知,员额一人,掌管旗人与民人之间

  • 带刀官

    武官名。明初有带刀舍人,后上直亲卫中府军前卫置带刀官四十人,旗手等二十卫置带刀官一百八十人,轮番带刀侍卫。

  • 载师下大夫

    参见“小载师下大夫”。

  • 浙江部

    官署名。① 明朝户部十二属部之一。洪武二十三年 (1390) 改原民部、度支部、金部、仓部四属部而置十二属部。分别以十二布政司为名。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领浙江布政司户口、钱粮等事。部下分设

  • 右尚

    官名,为右尚方的省称,掌制作宫中刀剑及诸好器物。详“右尚方”条。

  • 大堂

    清朝对中央各部、院主官之称呼。如刑部大堂即指刑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