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正旦国信使
官名。宋、辽及宋、金之间,互相祝贺正旦的使臣。简称正旦使或贺正旦使。
官名。宋辽金均设,为宋辽之间与宋金之间向对方皇太后、皇帝或皇后祝贺正旦的特遣使。简称正旦使或贺正使。
官名。宋、辽及宋、金之间,互相祝贺正旦的使臣。简称正旦使或贺正旦使。
官名。宋辽金均设,为宋辽之间与宋金之间向对方皇太后、皇帝或皇后祝贺正旦的特遣使。简称正旦使或贺正使。
官名。十六国后燕,北燕京都行政长官。后燕慕容盛都龙城(今辽宁朝阳),为昌黎郡治,故改昌黎太守置。职掌略同京兆尹。
官名。明清六科给事中与各道监察御史之合称。明清两朝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各道监察御史合称科道。明朝通称两衙门。
将军名号。新莽始建国元年(后9)置。时太师王舜病死,王莽以其子褒新侯匡为太师将军。杂号将军名。王莽封太师王舜的次子王匡为太师将军。《见汉书·王莽传》。
北洋政府时期第一届国会众议院常任委员会之一。设委员长一人,理事一人或数人;委员,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设三十七人,七年(公元1918年)减为二十五人。掌审查财政事项。
即“巴牙喇甲喇章京”。
官名。东汉建安末及三国魏,其时军府之制虽尚未形成,但郡已有置参军者,《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记其在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征皖城,获卢江太守朱光及参军董和。”三《国志·蜀书·姜维传》记姜维在魏时曾以
即“永兴宫”。
官名。金朝教坊阶官,为官二十五阶之第十四阶,秩正七品上。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的教坊官,自从四品起,以下分为二十五阶。正七品上,称舒和郎。见《金史·百官一》,参看“教坊”条。
元朝地方监察官署合称。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设江南行御史台,下设江北淮东、淮西江北、山南湖北、浙东海右、江南浙西、江东建康、江西湖东、岭北湖南八道提刑按察司。
清朝兵部车驾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额设经承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