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赐爵

赐爵

国君或皇帝赐吏民爵位。战国时秦国制定二十等爵,以奖励军功、事功。秦及西汉沿之,依爵级赐与田宅,享受减刑、免役待遇,或有权役使无爵平民,及以爵位赎罪、赎免奴隶等。公大夫(七级)或公乘(八级)以上为高爵,皆令食邑。汉惠帝后军功赐爵渐形消亡,多于重大庆典时赐吏民爵位,文帝以后益轻滥。高爵移至五大夫(九级)以上,仅能免役,除列侯(二十级)外无食邑。公乘以下低爵徒有其名,与齐民无异,不享受免役等特权,不赐田宅。并实行卖爵制。武帝一度恢复以军功赐爵,设武功爵。旋废。东汉唯赐民低爵,且无实际优待。高爵唯置列侯、关内侯,又有县侯、乡侯、亭侯等名号。东汉末曹操又设名号侯、关中侯、关外侯,五大夫,以赏军功,皆不食租。魏晋南北朝所赐民爵对象并无定制,被赐爵位自一级至三级不等。后世仍有沿用,然具体制度不同。


官员升赏的方式之一。秦自商鞅变法以后,实行军功爵制,各级官吏不论文武,只要立有军功即赐以爵位。战国时期其他六国亦曾仿行此法。汉代沿用军功爵制。汉以后历代均以封赐爵位作为官员升赏的一种方式,如清雍正时鄂尔泰以平苗功,授一等伯爵,世袭。

猜你喜欢

  • 左右神捷军

    禁军名。后梁置,《五代会要·京城诸军》记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十一月置左右神捷军,为禁军中的两军。

  • 州军府刑狱参军

    官名。南北朝均置,掌刑狱之事。南朝宋时,江州军府长流参军与刑狱参军并置,而刑狱在长流之下,见《宋书·颜师伯传》。梁武帝时,刘璠为北徐州轻车府主簿,领刑狱参军,见《周书·刘璠传》。北魏州军府本置此职,永

  • 礼书

    宋朝礼部尚书简称。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六部书之一,前期为燕、豫二王府属官,员额各一人,衔前分别冠“燕第”、“豫第”二字,官阶为职同总制。后期为六爵属官,员额一人。参见“六部书”。

  • 伊都阿真

    即“伊都额真”。

  • 近侍详稳司

    官署名。辽朝属侍卫司,掌近侍兵马之事。置详稳、都监、将军、小将军等职。官署名。辽置,属侍卫司。设官有近侍详稳、近侍都监、近***军、近侍小将军,属北面御帐官。

  • 百工

    ① 官名。殷朝始置。周朝沿置,地位在里君之下。掌营造的工官。《小屯南地甲骨》卷上第二五二五片“癸未卜,又囚百工。”《作册令方彝铭》: “明公朝至于成周,遂命舍三事命众卿事寮,众诸尹,众里君,众百工。”

  • 保安大夫

    医官阶官名。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改榷易使置,后定为正七品。金朝置为太医官二十五阶第五阶,正五品中。元朝沿置,为太医散官十五阶第三阶,正四品。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的太医官,自从四品始,以下分为

  • 三独坐

    东汉时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尚书令三官合称。汉朝百官朝会,一般接席而坐,光武帝刘秀特诏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与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以示优宠,故京师号曰“三独坐”。指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和尚书令三位官员;因这

  • 录勋司

    官署名。参见“录勋清吏司”。

  • 典瑞监

    见“典瑞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