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都督中外诸军事

都督中外诸军事

官名。魏晋南北朝置。《三国志·曹真传》:“黄初三年 (222) 还京都,以真为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总统禁卫军、地方军在内的内外诸军,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权力极大。不常置。如东晋时仅王导、王敦、桓温、司马道子和刘裕曾受此任。亦可称为“都督中外诸军”、“中外都督”、“中外诸军事”、“中外诸军”、“中外”等。初多以他官兼任,无品阶,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 定为一品下,二十三年改从一品。


武官名。三国魏文帝时始以曹真为之。《三国志·魏书·曹真传》:“黄初三年(公元222年)还京都,以真为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中军指京城内外的驻军,外军指各都督、四征、四镇将军所领的兵,所以都督中外诸军事,实即后世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其职甚重,故不常置。任此职者,在魏有曹爽、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西晋有司马孚、扬骏、赵王伦、齐王冏、长沙王乂、成都王颖,他们同时又都录尚书事,集军权、政权于一身,已非寻常人臣之职。东晋时亦惟有王导等权重者为之。南朝宋人臣无居此官者。北魏与北周亦置都督中外诸军事,北魏秩第一品下;北周品秩不详,任此职者见《周书·静帝纪》:“大象二年(公元580年)秋七月丁未, 随公杨坚为都督内外诸军事。”

猜你喜欢

  • 纠察案

    官署名。南宋置,属刑部,掌审问大辟狱案。

  • 中都木场

    官署名。金朝中都管理木材的机构。设使、副使、判官领场事,秩从八品、正九品。下设司吏一人,库子四人,花料一人,木匠一人。

  • 监察院院长

    官名。国民党政府设置,员额一人,为监察院的长官。其职权有四:一、综理全院事务;二、提请国民政府主席任免所属官吏;三、任监察会议的主席;四、国民政府发布有关监察院主管事项的命令须由院长副署。

  • 廷尉司直

    官名。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 (529)置,员十人。视五品。隶廷尉,掌复审御史检劾之案件。北齐设大理寺后,改“大理司直”。官名。北魏永安中御史中尉高穆奏置廷尉司直十人,位在正监上,专掌复核御史所弹劾之事。

  • 托忒学

    学校名。清理藩院所属学校之一。掌教授托忒文及翻译托忒文书之事。由唐古特学司业、助教兼管。另设兼教官二人,学生八人。官学名。清置,掌教习托忒文及翻译托忒文字文书。由唐古忒学司业、助教兼管,另设兼教官二人

  • 太常府

    晋及南朝时称太常所居官署为太常府。

  • 内参

    即宦官。《北史·齐本纪下》: “(高纬于宫苑)写筑西鄙诸城,使人衣黑衣为羌兵,鼓噪临之,亲率内参临拒。”太监。《北齐书·幼主纪》:“写筑西鄙诸城,使人衣黑衣为羌兵,鼓噪凌之,亲率内参临拒,或实弯弓射人

  • 敦武校尉

    武散官名。金始置,秩从八品下。元沿置,升秩为从七品。

  • 宿卫军吏

    官名。 北魏置宿卫禁军中的下级官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九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

  • 尚膳

    官名。见“饭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