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钱和

钱和

官名。(1) 掌历象之官。《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传:“羲氏,和氏,世为天地四时之官。”至夏代遂成官名。相传农历创建于夏代。《礼记·礼运篇》引孔子语:“我欲得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注:“得夏四时之书也,其书存者有《小正》。”《夏小正》一书主要是按月记载某些动植物的习性和活动。夏代以建寅月为岁首,自汉武帝时至清,皆用夏时。(2)汉代置大司农,王莽时改为羲和又改为纳言,东汉时复旧。可能是由于历象同农事关系密切,遂以古代司历象之官名作为大司农的改称。

猜你喜欢

  • 礼部仪部员外郎

    官名。见“礼部仪部”条。

  • 抗战军事赔偿调查组

    国防部直属的临时机关。国民党政府设置,仅设少数专职人员,由各司室调兼,直隶于国防部长。

  • 典戎校尉

    官名。十六国前凉置。掌管少数民族事务。索泮以中垒将军,西郡、武威太守兼此,总管该地区军政事务。见《晋书·苻登载记》。

  • 端贰

    尚书省正副长官泛称。《晋书·苻登载记》附《徐嵩传》: “此年少落落,有端贰之才。”尚书省的副长官称端贰,即端副,如尚书仆射。《晋书·苻登载记·附徐嵩》:“此年少落落,有端贰之才。”

  • 大三法司

    清制,凡死刑,先由御史、大理寺官及刑部司官预审,称小三法司。然后由都御史、大理寺卿及刑部尚书、侍郎会审,称大三法司。

  • 力士

    官名。宋代置,掌管旗帜,作为皇帝出行的仪卫,选用健壮军士充任。明代属旗手卫,专门执掌金鼓旗帜,随皇帝车驾出入,并守卫四门。官名。明设此官,掌金鼓、旗帜和随驾出入等。《明史·职官五·旗手卫》:“帅力士随

  • 行冤狱使者

    官名,西汉置,掌察冤案。《汉书·张敞传》:“舜当出死……乃弃舜市。会立春,行冤狱使者出,舜家载尸,并编敞教,自言使者。”宫名。《汉书·张敞传》有行冤狱使者,可能是汉代廷尉临时派遣审核冤案之官。

  • 典玺官

    官名。国民党政府总统府设置,由总统府第一局局长兼任,承秘书长之命,典守国玺。

  • 诸冶西道署

    官署名。北齐置,设令、丞。掌西部地区诸冶, 领晋阳冶、 泉部、 大��、 原仇四局丞。 隶太府寺。隋并入掌冶署。

  • 乌丸都督

    官名。三国魏时乌丸酋长称号。《三国志·乌丸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右北平乌丸单于寇娄敦,辽西乌丸都督率众王护留叶,昔随袁尚奔辽西,闻(母丘)俭军至,率众五千余人降。”三国时辽西乌丸首领称号。《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