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防御使

防御使

官名。唐武则天圣历(698—700)中始以夏州领防御使。安史之乱期间,置于大郡要害之地,或称防御守捉使,掌本区军事防务,位在团练使下。唐朝后期,诸州刺史不带团练使者多加此衔,或与团练使互兼。诸道不设节度使处,亦或置都防御使以领军事。宋初分实任与遥领两种,后多不赴本任,遂为武臣及宗室寄禄官。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定从五品。真宗景德元年(1004)党项首领李德明嗣定难军留后,于境内夏、银二州设置,无昊建西夏国后废。辽、金皆置,为防御州长官。辽朝位在团练使下、刺史上。金朝位在节度使下、刺史上,从四品,主管本州民政,兼掌防捍不虞,御制盗贼。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为团结义兵镇压农民起义,以州县正官兼防御使事,由宣慰使司节制。明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政权,于所占要地设。十七年进北京后,正式改兵备为防御使,职掌与明朝兵备同。


官名。唐肃宗至德以后,于大郡要害之地置防御使,掌管军事,由刺史兼任。见《旧唐书·职官三·防御团练使》、《新唐书·百官四下·防御使》。宋代防御使为虚衔,见《宋史·职官六·防御使》。金有防御州,此防御使为州官,“防御使一员,从四品,掌防捍不虞、御制盗贼,余同府尹。见《金史·百官三·诸防御州》。明代不设。

猜你喜欢

  • 亚将

    见“副将”。官名,即副将。《史记·陈丞相世家》:“(汉王)引兵还,收散兵至荥阳,以平为亚将,属韩王信,军广武。”《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南安侯》:“南安以河南将军汉王三年降晋阳,以亚将破臧荼,侯,九

  • 镇前将军

    官名。将军名号。南朝梁置,为八镇将军之一。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二班,止授予在京都任职之官,普通六年(525)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二班。陈拟二品,比秩中二千石。武官名。梁始

  • 典镌刻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天朝典官,掌刊刻诏旨及书籍,员额四人,官阶为职同指挥。

  • 王国三卿

    晋王国郎中令、中尉与大农合称。陆机曾任吴王郎中令,为王国三卿之一,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说:“帝曰尔谐,为王卿士,俯偻从命,奚恤奚喜。”

  • 钧台

    监狱名。夏代后期设置,见“夏台”。

  • 末班

    指小官,小官称末班。见《称谓录》。

  • 门下省

    官署名。魏、晋、南朝初期为门下诸省的泛称。门下即黄门之下,其署设于宫禁中,其官得出入宫禁,为皇帝的亲近侍从官员。东汉有门下三寺,侍中、给事黄门侍郎等顾问侍从官员居侍中寺,中常侍、小黄门等宦官居东寺,禁

  • 太子内直监

    官名。北齐置。殿内局长官,员二人,六品。属太子门下坊。下设副直监四人,掌管东宫殿内事务。

  • 子都

    “子都将”的省称。

  • 征镇

    四征、四镇将军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