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东江桥

东江桥

位于今浙江义乌东三里。旧为浮桥。南宋庆元三年(1197)建石墩木梁桥。元泰定二年(1325)重建,长四十二丈,中为七墩,并建桥屋。明成化九年(1473)改为石拱桥。后屡坏屡修达十余次。清康熙间相继修葺四次。嘉庆十五年(1810)筑墩增高十数尺,墩上叠木又高七尺余。光绪十五年(1889)改筑墩身,更易木梁,悉如旧制。

猜你喜欢

  • 句卒

    春秋时的一种阵法。《左传·哀公十七年》载越伐吴,战于笠泽(今吴淞江),“越子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噪而进,吴师分以御之。”杜预注:“句卒,句伍相著,别为左右屯。”

  • 不花剌

    又译蒲华、卜哈儿、不合儿。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1220年蒙古攻花剌子模,占此城。后属察合台汗国。

  • 朱见澍

    1452—1472明宗室。英宗第五子。大顺元年(1457)封秀王。于近畿内立庄田。成化六年(1470)就藩汝宁(今河南汝南)。属官请迁文庙以护王邸,不许。卒谥怀。

  • 怡峰

    500—549北朝时辽西(今河北迁安东北)人,本姓默台,字景阜。北魏永安三年(530),随贺拔岳破万俟丑奴,拜明威将军。永熙三年(534),岳被侯莫陈悦所杀,与都督赵贵同谋翊戴夏州刺史宇文泰,进爵为伯

  • 廉台

    在今河北无极县西十三里。《资治通鉴》:东晋永和八年(352),魏主冉闵将与燕战,军于安喜,燕慕容恪引兵随而击之,“闵趣常山,恪追之,及于魏昌之廉台”,及战,大破之,遂擒闵。

  • 拳匪始末记

    书名。清末杞庐撰。二卷。义和团运动时期,作者在北京,据闻见撰为此编。凡《团匪肇乱纪略》、《都门纪变百咏》两篇。后篇每诗尾注明史事。于义和团在京活动、贵族官僚昏庸、官兵劫掠,均有记述。

  • 许翰

    ?—1133宋拱州襄邑(今河南睢县)人,字崧老。元祐进士。宣和七年(1125),召为给事中,以言事落职。靖康元年(1126)复官,除翰林学士,迁御史中丞、同知枢密院事,因议论不合朝廷旨意,去官。高宗即

  • 齐荣显

    ?—约1270元聊城(今属山东)人,字仁卿。金同知山东西路兵马都总管齐旺之子。九岁代父任为千户,从外舅严实降蒙古。从察罕攻宋濠州,进拔五河口,升权行军万户,守宿州。堕马伤股,改任提领本路课税,又改本路

  • 独石口

    在今河北赤城县北。地处大马群山峡谷,仅容单骑,形势险要。元置驿。明初建城,周六里余,其后屡有增筑,为防守外长城要隘及军事重地宣府镇咽喉。宣德五年(1430)移开平卫于此。景泰三年(1452)置上北路参

  • 正脊

    建筑部件名称。位在屋顶前后两面坡相交处。等级较高建筑的正脊两端砌出鸱尾、鸱吻、龙尾、吻兽、正吻等装饰物。脊中间砌出宝瓶等饰物。汉代起正脊两端开始有生起,唐、宋、元沿用,明、清恢复平直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