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军都督
官名。统兵武官。三国吴以全尚任卫将军督中军。十六国前秦、北魏皆置。北魏有中军大都督、中军副都督、中军四面大都督等名目。明代立五军都督府,其中军都督,正一品。
官名。统兵武官。三国吴以全尚任卫将军督中军。十六国前秦、北魏皆置。北魏有中军大都督、中军副都督、中军四面大都督等名目。明代立五军都督府,其中军都督,正一品。
学校名。贵州巡抚王毓藻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在贵阳开办。招考精通汉文、身体健壮之举贡生监,及略通汉文、年在三十岁以下之武弁武生入学肄业。定额五十名。课程有外场操练、演习、兵略、测量。三十二年停办
即“大成午”。
1884—1933浙江绍兴人,名宗琬,字经武。长沙经正学校肄业,入武昌新军第八镇工程营当兵。清光绪三十年(1904)参与科学补习所和日知会的组织工作。同年赴日本。次年加入同盟会。三十二年回国谋响应萍浏
明侍卫上直军士之一。永乐中置,隶三千营,备宿卫。后隶神枢营,计五百零二人。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界自由争论的风气。“百家”一语始见于《庄子·天下》:“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言“百家”者,泛指其多,非实有其数。《庄子·天下》及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均对“百家”进行分类,汉班固据
见“斋郎”。
隋开皇初改秣陵县置。治今河南沈丘县。属淮阳郡。元至元初废入商水县,寻复置。明宣德三年(1428)移今河南项城市南老城。唐至明属陈州。清属陈州府。1954年再移至今市(水寨镇)。1993年改设为市。
501—554北朝时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人,字仲蟠,亦作仲盘。遍读经史,好属文。北魏孝昌中,举为秀才。寻加镇远将军。以非其所好,弃官归洛阳,耕于阳城。西魏大统三年(537),独孤信征为行台郎中,
书名。北宋杨彦龄撰。二卷。元丰中成书。据《春秋》经传年月为表,首叙周、鲁,继以齐、晋、秦、宋、卫、陈、蔡、曹、郑、吴、楚、越十二国,其下总记周边各族之事。已佚。
约812—866或824—882唐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原名岐,字飞卿。温彦博后裔。貌寝,号温钟馗。早负才名,文辞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称温八叉、温八吟。然因行为不检,累举进士不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