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仡佬族

仡佬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438192人(1990年)。主要分布在今贵州省务川、道真两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石阡县,并散居黔北、黔西和黔中南各地;此外亦有部分散居和杂居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西隆林县及四川古蔺县。其族源可追溯至魏晋时期,部分濮人与僚人融合所形成的族群。隋唐之际,此族群一部分演变发展为仡僚、葛僚。 宋以后称佶佬、佬、仡佬。 有语言,无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有分稿、阿欧、哈给、多罗四个方言。今已普遍通用汉语汉文。主要从事农业,耕作方式与生产水平基本同于当地汉族。以善冶炼、铸铁、纺织在历史上著称。炼砂提汞的技术世代相传,至今仍在民间沿用。清代,有多佣铁工、铸犁为业的,被称为打铁仡佬。妇女所织僚布、娘子布、铁笛布,精美耐用,负有盛名。有丰富多采的民间文学艺术。民歌体裁多种多样。还流行傩戏和地戏。建国后实行了社会改革,各项事业均获得发展。

猜你喜欢

  • 营兵

    兵卒泛称。古代各军各营兵卒皆可名之。如三国吴无难督,督无难营兵。魏至东晋,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等校尉犹领营兵。

  • 续咸

    晋上党(今山西长治市北)人,字孝宗。好学,师事尚书杜预,专长《春秋》、郑氏《易》,并精通刑书。晋末,历廷尉、东安太守。刘琨治并州,以为从事中郎。琨败后,降石勒为理曹参军,持法平详。勒称赵王,署为律学祭

  • 别火令

    官名。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初置,属大鸿胪。《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引如淳曰:“《汉仪注》别火,狱令官,主治改火之事。”新莽时改隶典乐。东汉省。

  • 王命

    周代天子对臣的册命诰命。

  • 都牧尚书

    官名。北魏置。尚书省都牧曹长官,掌管马、牛等牲畜的牧养事务。《魏书·昭成子孙列传》:“后(拓跋桢自南豫州刺史)征为都牧尚书。薨,赠侍中,仪同三司。”太和改制时罢。

  • 通儹

    官名。太平天国朝上职官。永安建制始设。分左、右,左单右双,各八人,共十六人。称如左一通儹、右二通儹等。职同检点。主天王视朝时出入言语。

  • 湘军

    清末曾国藩编练的武装。成军于湖南,故名。咸丰三年(1853)为镇压太平天国,湖南在籍侍郎曾国藩奉命助湖南巡抚督办全省团练,以湘乡练勇为基础,扩充编练湘军。次年春编成二十三营。陆师十三营,每营五百人,设

  • 元诗选

    书名。清顾嗣立编选。嗣立字侠君,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三集,每集又以十干分为甲集至癸集。初集录元好问以下一百家六十八卷,二集录段克己兄弟以下一百家二十六卷,三集录麻革以下一百家十六卷,所收各家附有小传

  • 梁士彦

    515—586隋安定乌氏(今甘肃泾川东北)人,字相如。少任侠,好读兵书,颇涉经史。北周时,以军功入仕,任晋州刺史。旋北齐兵围晋州(今山西临汾),坚守却敌。建德五年(576),封郕国公,进位柱国。大象二

  • 士伯

    春秋时人。晋国大夫。主张非鬼神而重人事。《左传·定公元年》:“士伯怒谓韩简子曰:‘薛征于人,宋征于鬼,宋罪大矣。且己无辞,而抑我以神,诬我也。”’非难宋人信仰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