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吴县

吴县

秦置县于春秋吴国故都,故名。县治即今江苏苏州市旧城区,惟隋代曾移治市西南横山下,唐还旧治。秦与西汉为会稽郡治,东汉永建以后、吴、晋、南朝为吴郡治,陈又为吴州治,隋、唐、五代、宋初为苏州(隋大业、唐天宝为吴郡)治,宋政和以后为平江府治,元为平江路治,明、清为苏州府治。两汉、三国吴时辖有今苏州、吴县、吴江、常熟等市地。西晋割出今常熟市地置海虞县。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分县境东北部置长洲县,与吴县同治苏州城内。五代时吴越又割出今吴江市地置吴江县。清雍正二年(1724)分长洲县南部置元和县,吴、长洲、元和三县同治苏州府郭下,吴县辖有今苏州市及吴县西南部分,东起鲇鱼口,北起马山、东渚、华山,西南包有太湖中洞庭东、西山及附近诸小岛。乾隆元年(1736)分出洞庭东西山置太湖厅治东山镇,光绪三十年(1904)又分太湖厅洞庭西山置靖湖厅,1912年并吴县、长洲、元和三县和太湖、靖湖二厅为吴县一县。1949年划出城区建立苏州市。

猜你喜欢

  • 尉氏

    春秋时周官名。狱官。《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栾盈云:“臣戮余也,将归死于尉氏。”《汉书·地理志》注引应劭云:“古狱官曰尉氏。”

  • 方舆胜览

    南宋地理总志。祝穆撰。七十卷。初刻于理宗嘉熙三年(1239),其子祝洙增补重订于度宗咸淳二年(1266)至三年。内容以南渡后临安府为首十七路境域为范围。分建置沿革、风俗形胜、土特物产、山川井泉、堂亭楼

  • 天津都统衙门

    全称暂行管理津郡城厢内外地方事务都统衙门(The Tientsin Provisional Government),又称“天津临时政府”。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后建立的殖民统治机构。清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五日(

  • 鹿仔港

    即“鹿港”。

  • 曹桓公

    ?—前702春秋时曹国国君。公元前756—前702年在位。名终生。曹穆公之子。是春秋时期诸侯在位时间最长者。死后子射姑继位。

  • 郑元勋

    1604—1645明末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字超宗,号惠东。出身盐商,寓居扬州。好附庸风雅,筑影园,富藏书,极园林之美,名闻四方。工诗善绘,喜结纳文士,邀复社友朋读书其间,诗文自适。崇祯十六年(16

  • 栖贤寺

    在今安徽寿县西北。北魏正始元年(504),萧宝寅行至汝阴,东城已为梁所取,乃屯寿阳栖贤寺,即此。

  • 上海砖瓦锯木厂

    外商企业。清同治二年(1863)由英商创办,资本为十万两。主要制造砖瓦和机器锯木。

  • 主译者

    亦作都译勾管作者。西夏译经者称号。主持译经,常以国师担任。景宗元昊时为白法信,惠宗秉常时为白智光。

  • 王伦

    ①(?—1043)北宋人。初为沂州(治今山东临沂东南)虎翼军卒。庆历三年(1043)五月,率数十人策动兵变,杀巡检使朱进,转战于密、青二州境内。因遭京东都提举巡检傅永吉镇压,遂南下转攻楚、泗、真、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