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府
清康熙五年(1666)以乌撒土府改流置府。治今贵州威宁县。辖境相当今威宁县一带。属贵州省。雍正七年(1729)降为州。
清康熙五年(1666)以乌撒土府改流置府。治今贵州威宁县。辖境相当今威宁县一带。属贵州省。雍正七年(1729)降为州。
汉代以铸铁为主兼有炒铁、锻铁的大型工场。位于今河南南阳。原处汉宛城内,面积12万平方米。1959—1960年在3000平方米范围内发现了熔炉七座,出土大量炼渣、木炭、铸范、耐火砖、风管和铁器等。该工场
①西周之大学。《静簋》:“王命静司射学宫。”参见“大学”。②指学舍。《汉书·何武传》:“行部必先即学宫见诸生。”③旧指各府州县的孔庙。为儒学教官的衙署所在。
380—435东晋、南朝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居乌程(今浙江湖州),字休泰。曾据其父伟之所录东晋孝武帝太元及安帝隆安时事,撰《晋安帝阳秋》(一作《晋安帝纪》或《晋纪》)。既成,人谓宜居史职,遂
书名。一作《拳乱闻见录》。清末管鹤撰。管氏光绪二十六年(1900)客居天津,五月离津,辗转于青岛、沧州、德州一带,对当时河北、山东等地义和团反帝运动目睹耳闻。书中以时间先后为序,逐条记载,五月前所记多
1843—1921清末浙江桐乡人,字秀瑄,号玉初、榘斋,晚号韧叟。同治进士。光绪五年(1879)起历任直隶临榆、南皮、蠡县、完县、吴桥等县知县。二十六年为浙江大学堂监督。三十四年奉召入京,以四品京堂候
研究和编纂历史所用的资料。主要来源有实物的(如古迹、文物、地下发现的遗物等)、文字的(如各种著作、文献、铭刻等)和口传的(如传说、访问、民歌等)。在阶级社会中,史料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研究历史必须以
柔然王族。原姓郁久闾氏。北魏太武帝时投魏,其妹即景穆恭皇后,生高宗。家族显赫,封王者四人。
北宋汝州临汝(今河南汝州)人,字次公。太宗时擢进士,授蓬州军事推官,镇压李顺余部谢才盛等,徙开封推官。历河南府、并州通判、开封府判官及梓州路转运使等。以镇压梓州路少数族起义,擢侍御史,为三司盐铁判官。
书名。唐王坤撰。一卷。记述黄巢领导农民起义事。已佚。
?—前379战国时齐国国君。公元前404—前379年在位。姜姓,名贷。齐宣公之子。沉湎酒色,不听朝政,齐政尽归田氏。齐康公十四年(前391),被田和迁于海岛上,食一城。十九年,周天子承认田和为诸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