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戴鸿慈

戴鸿慈

?—1910

清广东南海人,字少怀。光绪进士。历任山东、云南学政。甲午战争时曾严劾李鸿章误国,战后迁侍讲学士,继擢刑部侍郎。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户部侍郎。三十一年充出国考察宪政大臣,擢礼部侍郎。辑有《列国政要》等。归国后奏请并筹划预备立宪。后由厘定官制大臣升任法部尚书、军机大臣。

猜你喜欢

  • 凤轿

    明代皇妃及太子妃、亲王妃所乘车辆。青顶,上抹金铜珠顶,四角抹金铜飞凤各一,垂银香圆宝盖并结彩。轿身红髹木框,三面篾织纹簟,绘以翟文,抹金铜钑花叶片装钉。红髹,饰以抹金铜凤头、凤尾。青销金罗缘边红簾并

  • 广安州

    明洪武四年(1371)降广安府为州。治渠江县(今广安县)。十年省渠江入州。辖境相当今四川广安、岳池、邻水、大竹、渠县等县地。明清属顺庆府。清不领县。1913年改为县。

  • 金陵琐事

    书名。明周晖撰。二卷。晖字吉甫,应天(今江苏南京)人。是书杂记明朝南京掌故,上涉朝章国典、功臣名士佳话,下及街谈巷议、民间风俗琐闻,可补史乘之缺。万历三十年(1602)初刻,前有作者《小序》及焦竑所作

  • 太常博士

    官名。秦代置博士,参议朝政及礼仪制度,并备咨询顾问,名义上隶于太常。西汉沿置,中期以后,分掌经学传授。魏、晋以后,以国子博士、太学博士专掌经学传授,别置太常博士,掌引导乘舆,拟议王公以下谥号,参议礼仪

  • 僮仆(僕)

    即奴婢。参见“僮”、“奴婢”。

  • 都虞候

    官名。(1)唐代中后期诸节度使置,掌整肃军纪,其职颇重,有继任藩帅者。元帅、都统出征,置中军都虞候一人。五代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殿前都指挥使司各置一员,其属亦各置一员,俱为统兵官。宋代殿前司置一

  • 黄老道

    东汉前期开始流传的一种宗教。假托道家黄老学派的清虚自守思想,并与方士神仙之说结合而成,是道教太平道的前身。战国至西汉初年的黄老学派,原是一种哲学流派,汉初统治者利用作为“君人南面之术”。及至东汉初年,

  • 碧岩(巖)录

    全称《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亦称《碧岩集》。佛教书名。北宋圆悟克勤编。十卷。成书于宋政和年间。因其于澧州(今湖南澧县)夹山灵泉院“碧岩”方丈室讲评雪窦重显(980—1052)的“颂古百则”(即禅宗公案

  • 郁(鬱)林州

    唐麟德二年(665)置郁州,乾封元年(666)改名。治石南县(今广西玉林市西北)。北宋开宝间移治兴业县(今属广西),至道二年(996)又移治南流县(今玉林市)。辖境相当今玉林市北部地。唐属岭南道,宋属

  • 司藏令

    官名。(1)北齐太子家令寺所属司藏署长官,额一人,从九品。掌署事。下设司藏丞佐之。隋唐沿置,皆一员,隋为正九品,唐为从八品下。亦均设丞以佐之。(2)渤海国置,为司藏寺长官,下有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