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点寺务司
即“寺务司”。
即“寺务司”。
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南岐州置。治梁泉县(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辖境相当今陕西凤县、留坝县及甘肃徽县、成县、两当县地。隋大业三年(607)改为河池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凤州。辖境缩小。天宝元年
?—1861清人。太平天国李秀成部将。清咸丰八年(1858)从李秀成破江北大营。次年授平西主将。十年参与破江南大营,以功擢定西主将。十一年率军助陈玉成解安庆之围,后入城助叶芸来守城。城陷,力战牺牲。
即“孛罗忽”。
官名。隋大业三年(607)置,为十二卫大将军之一,一员,正三品,总其府事,并统诸鹰扬府。唐初沿置,武德五年(622)改为右领军卫大将军。
赵简子所筑宫。一名大明宫,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大明城。赵简子先后使董安于、尹铎治晋阳,董筑晋阳宫,以荻蒿苫楚为墙,铜为柱础。荻蒿苫楚可以为矢,铜可为兵,因谓为兵宫矢垣。赵襄子二十二年(前454),据
于阗李圣天年号(?)。
梵文Sattva的意译。佛教名词。一般指有情识生命者,故又译“有情”。认为众生根据生前善恶行为有六种轮回转生的趋向,称“六趣”或“六道”,即人、天、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恶神)。
一称大南关,又名界首关。明初设置。在今广西凭祥市西南。峻崖夹峙,中建关城。清雍正时两旁增筑城堞百余丈,为中国边防要隘。1953年改名睦南关。1965年又改名友谊关。
?—611隋太原介休(今属山西)人,字彦文。少骁勇,善骑射。仕北周,募民镇守东境,屡挫北齐师。又从武帝攻齐,频立军功,累官开府仪同大将军,赐姓叱罗氏。从韦孝宽平尉迟迥。超授上柱国。密劝杨坚早日禅代即位
简称《御览》。类书名。宋太宗命李昉等辑。初名《太平总类》,太宗按日阅览,改题今名。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成于八年。一千卷,分五十五门。引书浩博,多至一千六百九十种。其中汉人传记一百余种,旧地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