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氏易
汉代今文《易》学派之一。西汉施雠创立。雠曾与孟喜、梁丘贺同学《易》于田何再传弟子田王孙。宣帝时立为博士,甘露三年(前51),参与石渠阁讨论五经异同。后授张禹,禹授彭宣。由是施氏《易》有张、彭之学。著有《周易施氏章句》二篇,亡于晋永嘉之乱。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周易施氏章句》一卷。
汉代今文《易》学派之一。西汉施雠创立。雠曾与孟喜、梁丘贺同学《易》于田何再传弟子田王孙。宣帝时立为博士,甘露三年(前51),参与石渠阁讨论五经异同。后授张禹,禹授彭宣。由是施氏《易》有张、彭之学。著有《周易施氏章句》二篇,亡于晋永嘉之乱。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周易施氏章句》一卷。
?—929唐末五代清河(今河北清河西北)人,字思化。唐末进士。释褐为度支巡官、渭南尉。入后梁,官至吏部侍郎。后唐时,累迁御史中丞、礼部尚书、太常卿,拜平章事。无才少文,人称没字碑。后中风暴卒。
①东汉都洛阳,因在西汉旧都长安之东,故称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又以建都地点代表这两个朝代,故又称西汉为西京,东汉为东京。张衡有《东京赋》。②北周大象元年(579)以洛阳为东京。隋文帝罢东京。炀帝即位
北宋皇祐中置。治今凌云县。属邕州羁縻。元属田州路,明直隶广西布政使司。辖境相当今广西凌云、乐业,贵州罗甸、望谟等县地。清顺治十五年(1658)升为泗城府。
《汉书·地理志》合浦郡临允县(今广东新兴县西南):“牢水北入高要(今肇庆市),入郁(今西江),过郡三,行五百三十里。”王先谦《汉书补注》:“上‘入’当为‘至’;‘郡三’,当作‘郡二’:合浦、苍梧。”又
官名。西汉置,隶光禄勋。居宫禁中,与五官、左中郎将分领中郎,更直宿卫,协助光禄勋考核管理郎官、谒者、从官。秩比二千石。多由外戚及亲近之臣充任。东汉领右署中郎、侍郎、郎中,职掌训练、管理、考核后备官员,
书名。六卷。系明抄本,为宁波天一阁所藏范氏遗书,约刊行于明成化至弘治年间。大部分已佚,仅存三十六页。此书与《鲁般经匠家镜》(明万历本、崇祯本)关系甚密,后者为午荣、章严、周言所著。二卷。是在前者的基础
春秋时郑国人,字子都。郑庄公时大夫。庄公三十二年(前712),郑与齐、鲁联军伐许(今河南许昌东)。出兵前他与颍考叔争车,结下私怨。至许攻城时,颍考叔先登城,被他射死。
宋哲宗元祐时旧党的宗派之一。见“朔党”。
即“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
即“周易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