楛矢石砮
古箭名。东北古代民族肃慎人的特有制品。楛木为杆,以石为镞,故名。传说中的舜禹时代,肃慎即献此物。周武王克商,令各族来贡,肃慎亦献此物。周王朝视之如“珍玉”,赐异姓诸侯。先秦古籍屡载其事。
古箭名。东北古代民族肃慎人的特有制品。楛木为杆,以石为镞,故名。传说中的舜禹时代,肃慎即献此物。周武王克商,令各族来贡,肃慎亦献此物。周王朝视之如“珍玉”,赐异姓诸侯。先秦古籍屡载其事。
1811—1894清安徽六安人,字朗轩。举人出身。初铨知县,奉两江总督曾国藩令办理军粮,保授江宁知府。同治九年(1870)擢苏松太道。累官至湖南布政使。光绪二年(1876)授广西巡抚,广建学塾,使苗、
在今广东恩平市西北,明时诸瑶寨名。嘉靖三十五年(1556),瑶族起事,官军进讨,进拔良塘十三村,诸瑶皆降,即此。
书名。《诗》今文经学派重要著作。西汉韩婴撰。《汉书·艺文志》著录六卷,《隋书·经籍志》称十卷,今本亦十卷。《汉书·儒林传》:“婴推诗人之意而作内外传数万言。”内传于南宋亡佚,仅存外传。今本外传与原本卷
古国名。*昭武九姓之一。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西拜帖克一带,见《新唐书·康国传》。《隋书·安国传》作毕国,《新唐书·火寻传》作戍地。《大唐西域记》作伐地国,载其地周四百余里,土宜风俗同于*康国。
汉代丞相三公处理政事之处。因官署避用朱门,厅门涂成黄色,故名。北朝齐三师二大三公之官并置府,其府三门,其中门黄阁。南朝陈三公开黄阁,听事寝堂,置鸱尾。故黄阁亦用作三公代称。
580—618隋扶风雍县(今陕西凤翔)人。幼孤,以屠猪谋生。开皇中,为侍官,渐迁大都督。曾从杨素讨汉王杨谅。大业三年(607),为鹰扬郎将,炀帝甚爱之。后从炀帝至江都,总领骁果万余人。十四年,与宇文化
1613—1673明末清初苏州昆山(今属江苏)人,字玄恭,号恒轩。归有光曾孙。明诸生。少入复社,清兵下江南,倡言杀县令,闭城固守,城破,改僧装亡命,返故里佯狂终身。与顾炎武相友善,二人皆博学独行,时有
?—1150金太祖子。本名阿鲁补。天眷元年(1138),封邢王。皇统三年(1143),为东京留守,拜左副元帅,兼会宁牧。进拜都元帅,判大宗正事。九年,进太保,领三省事,兼左副元帅,领行台尚书省,封曹国
①清代漕运术语。指漕运陋规。名目繁多。凡地方官以漕运为名之勒索、贿赂,以及给予漕运中之各种刁徒之费用,统称漕规。地方官分得之漕规,称“漕口”;衙门佐理人员收受之漕规称“房费”。②清政府对于漕运之冬兑、
官名。即议曹从事史。东汉为刺史(州牧)属吏。东汉末,刘备为益州牧,以杜琼为议曹从事,职参谋议。晋不详。南朝以来,州府皆置。员额多寡各随州,无定制。其地位随州之大小,有一班、流外七、六、五、四班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