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古代对没有功名的平民之称谓。《隋书·李敏传》:“(隋文帝)谓公主曰:‘李敏何官?’对曰:‘一白丁耳。”’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参见“白民②”。②有军籍之壮丁亦称白丁,犹言白徒
商鞅在秦制订的法律。据《晋书·刑法志》和《唐律疏议》称:商鞅所制秦律以李悝《法经》为蓝本,并改法为律。其重要内容有:轻罪重判。奖励告奸,“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史记·
春秋晋地,战国属魏。在今山西临猗县南铁匠营村。有盐池。战国时,鲁国人猗顿在此以盐致富。西汉置县。
?—499北魏幽州(治今北京西南)人。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聚众起事,自称明法皇帝。寻被刺史李肃捕杀。
官名。隋开皇六年(586)吏部别置散官八郎之一,从六品上;大业三年(607)罢。唐武德七年(624)置为文散官,从六品上,贞观元年(627)改为奉议郎。
官名。三国魏、西晋、十六国前燕、前秦、西秦及南朝宋、北魏皆置。为名号将军中地位较高者。南朝宋时为五武将军之一。三国魏、晋、南朝宋四品。北魏时韩秀任此职,为皇帝所亲任,随侍左右,并掌机密。太和十七年(4
古箭名。东北古代民族肃慎人的特有制品。楛木为杆,以石为镞,故名。传说中的舜禹时代,肃慎即献此物。周武王克商,令各族来贡,肃慎亦献此物。周王朝视之如“珍玉”,赐异姓诸侯。先秦古籍屡载其事。
墨子用语。一作立义法,仪通义。指判断是非曲直,必先立标准。《墨子·非命上》:“然则明辨此之说,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必立仪。’”如立论而不先立仪,犹在旋转之陶钧上测量日影而无所适。立仪法有三,即“三
1763—1817清浙江德清人,字积卿,又字周生。嘉庆进士。官兵部主事。后引病归居杭州,杜门读书。于学无所不通,有通儒之称。尤精天文学,著有《日左右旋诸解》、《北极说》、《太岁太阴超辰说》等。许宗彦
太平天国郡县官统称。郡设总制一人,县设监军一人,皆由中央政权任命,管理地方政务,称守土官。郡、县之下分军、师、旅、卒、两、伍六级,长官均称乡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