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清
见“第二清”。
见“第二清”。
即《干王洪仁玕亲笔供状》。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于清同治三年(1864)九月被俘后写于江西南昌。详述洪秀全起义经过,记录太平天国兴衰、自己的战略思想以及与清军作战经过,并表明自己心志:“只法文丞相”,“得
1867—1895清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原名中桂,字献香。早年就学于电报学堂,毕业后在芜湖电报局工作。光绪十六年(1890)回籍。十九年冬,曾与孙中山等在广州广雅书局议组兴中会。次年随孙赴天津求见李
又称干堂。宋官员注授差遣的方式之一。京、朝官若不经吏部注授差遣,而直接赴政事堂由宰相注授,则称“参堂”。
约435—498南朝齐临淮射阳(今江苏盐城)人。少时屠狗为业,后仕宋为侠毂队主,领细铠左右。泰始元年(465)与主衣寿寂之等杀前废帝。明帝以为直阁将军。元徽二年(474)追随萧道成平桂阳王刘休范之叛,
明人。宦官。景泰时以右少监镇守大同,僭用金器,强娶所部女为妾,多行不法事。天顺元年(1457)被劾,下锦衣卫狱。旋即得宽宥。
西汉武陵蛮首领。有子七人,皆雄勇。王莽篡汉,拒莽所赐金印,以其子三人将兵五万,屯沅东,筑上、中、下三城,烽火相应。东汉建武二十四年(48),汉遣军往讨,上城不待师至,举烽失信。及再举烽,中、下两城皆不
即“阿罗憾”。
?—前514又称韩宣子。春秋时晋国人。晋悼公七年(前566),父韩厥告老,长兄无忌(即韩穆子)有残疾,由他接替卿位。晋平公三年(前555),与赵武以上军参加晋、齐平阴之役。十二年,宋向戌倡议诸侯弭兵,
初为春秋、战国时期对宰辅大臣的尊称。后渐成为官称,多作相邦(一说本名相邦,至西汉因避高帝刘邦名讳改相国)。居宰辅之位,为百官之长,与丞相略同而位稍尊。秦代唯置丞相。西汉承秦制置丞相为国务长官。高帝、惠
?—250三国时涿郡(治今河北涿州)人,字子弃。初依渔阳王松,说松附曹操。建安十年(205),操辟为参司空军事,后迁秘书郎。魏文帝时,为中书监,加给事中,掌机密。明帝时,加散骑常侍,进爵西乡侯。善书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