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管理光禄寺事大臣

管理光禄寺事大臣

官名。清代光禄寺主管官员。乾隆十三年(1748)设,由皇帝特简,无常员。掌总理大内膳羞及祭祀朝会等大典礼预备筵席诸事。光绪三十二年(1906)裁。

猜你喜欢

  • 东流围

    见“两流围”。

  • 提举编修敕令所

    见“编修敕令所”。提领诸路课税所 官署名。元太宗十一年(1239),回回商人奥都剌合蛮扑买中原课税。十二年,立提领诸路课税所,以奥都剌合蛮为长官,掌管课税征收。奥都剌合蛮加倍征收中原课税,造成混乱,不

  • 东牟县

    西汉文帝二年(前178),改东牟侯国为东牟县。治今山东烟台市牟平区。有铁官、盐官。《后汉书·琅邪王京传》:“永平二年(59),以太山之盖、南武阳、华,东莱之昌阳、卢乡、东牟六县益琅邪”,即此。汉、魏属

  • 莫提色布伯克

    即“茂特色布伯克”。

  • 日报特选

    杂志名。清光绪十五年(1889)在香港创刊,中华印务总局发行。为文摘性期刊。摘选《京报》、《中外新报》、《广报》、《海防日报》、《中外新闻》等报内容,设专栏刊发。每期二十页。

  • 两街功德使

    唐官名。掌僧尼道士事务。两街指左右街。

  • 李阳冰

    唐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人,字少温,一作仲温。好古,善属文。乾元时,为缙云令,宝应 元 年(762),迁当涂令。后为集贤学士,官至将作少监。始学《峄山碑》,后见《吴季札墓志》,精探小学,得其渊源。以篆书

  • 年劳补官法

    宋代吏人出职的一项规定。俗称出职法,亦称流外出官法。吏人任职至法定年限,可补授将仕郎(迪功郎),并可免铨试直接注授差遣。枢密院、三司吏人,可补三班借职以上武官。内廷诸司主吏、三司大将,可补三班借职等。

  • 元山电线条约

    清政府与朝鲜订立的电信事务约章。光绪十七年二月十五日(1891.3.24)签订。凡九条。主要内容:(1)变通《中国代办朝鲜陆路电线合同》中有关规定,允朝鲜自行设办元山线路;(2)根据前订有关条约的原则

  • 唐高祖

    566—635即李渊。唐朝建立者。公元618—626年在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人,后迁狄道(今甘肃临洮),先茔在赵郡昭庆(今河北隆尧东)。或说本北人,迁陇西,字叔德。祖虎,北周开国功臣八柱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