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职事名。宋代各类学校分斋教学,每斋约三十名学生,设斋长一员。太学斋长,选学生担任,按斋规处罚犯规学生,每月登记本斋学生行艺于簿籍,每季末评选成绩优秀者送学谕考试。明代沿置。国子监监生在六堂习业,分
1672—1734即胤禔。清圣祖长子。屡从征讨噶尔丹。康熙三十七年(1698)封直郡王。四十七年因被人告发用邪术诅咒太子允礽,谋取储位获罪,夺爵圈禁。
即“七女湖起义”。惠州三洲田起义 又称庚子惠州之役。清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十五日(1900.10.8),郑士良受命在广东惠州归善县(今惠阳)三洲田以三合会众为主力起义。转战两旬,大败清军何长清、邓万林部
?—前723春秋时鲁国国君。公元前768—前723年在位。名弗湟,一名弗皇、弗生。鲁孝公之子。晚年曾败宋军于黄(今河南民权)。其夫人孟子卒,继室声子生子名息姑,居长,即鲁隐公,其后夫人仲子,生子名轨(
1811—1863即张洛行。清安徽亳州雉河集(今属涡阳)人。早年曾结党贩卖私盐,为当地著名捻党首领。咸丰二年(1852)与龚得树等聚众万余人起义抗清,曾攻克河南永城,并与永城、宿州等捻首十八人在雉河集
冠名。(1)战国与汉代武官之冠。《后汉书·舆服志》:“武冠,俗谓之大冠。环缨无蕤,以青系为绲,加双鶡尾,竖左右,为鶡冠云。……鶡者勇雉也,其斗对一死乃止,故赵武灵王以表武士。”(2)隐士之冠。《汉书·
官署名。秦代县府置,《睡虎地秦墓竹简》有“县少内”。汉代掌宫中府藏,有啬夫主其事。《汉书·丙吉传》:“后少内啬夫白吉曰:‘食皇孙亡诏令。’”颜师古注:“少内,掖庭主府藏之官也。”此官名不见于《汉书·百
西汉人。宣帝微时与其友善,及宣帝即位,任为太仆。后被人告发非所宜言,心疑光禄勋杨恽所指使,遂上书言恽罪。事下廷尉。俱免为庶人。
列强与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约章。同治七年(1868)签于北京。凡十款。规定中外人等欲充引水者均准其一体充当,严格考核,由理船厅统一管制,违章者由外国领事惩办。对有关章法做了具体规定。
或作巵。古代酒器。(1)角制酒器。《汉书·高帝纪下》:“上奉玉卮为太上皇寿。”应劭曰:卮,“饮酒礼器也,古以角作,受四升。古卮字作觝。”《庄子·杂篇·寓言》:“卮言日出。”郭象注:“夫卮,满则倾,空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