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札剌
又译茶赤剌。辽北边部落。道宗大安十年(1094)、寿昌六年(1100)曾与辽争战,耶律大石西迁时,曾征其兵马。
又译茶赤剌。辽北边部落。道宗大安十年(1094)、寿昌六年(1100)曾与辽争战,耶律大石西迁时,曾征其兵马。
官名。唐光宅元年(684)改中书舍人置,神龙元年(705)复旧称。
1136—1184南宋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字端良,号存斋。罗汝楫子。早岁以荫补承务郎。乾道二年(1166)进士。历鄱阳知县、赣州通判,知南剑州、鄂州。有治绩,卒于官。生平精博物之学,长于考证,文章
唐人。崔湜表兄。武后时,为钱塘尉。后任侍御史,攀附权要。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敬晖、袁恕己等五王疾之,出为嘉州司马。神龙二年(706),五王遭贬。崔提荐其摄右台侍御史,驰赴岭外,于贵州残杀桓彦范、敬
?—680唐时单于大都护府突厥首领。调露元年(679)单于府突厥首领阿史德温傅、阿史德奉职二部落率先反唐,二十四州突厥部落并应之,立之为可汗。永隆元年(680)三月,与唐将裴行俭战黑山,兵败,为其部下
战国时秦国太医令。秦武王时,名医扁鹊行医于列国间,名闻天下。他自知技不如扁鹊,因使人在咸阳刺杀之。
商代晚期祭祀遗迹。分布在殷墟侯家庄西北冈1400号大墓以东,武官村大墓以西,在总面积几万平方米的范围内,从1934年起经多次发掘。1976年共发掘祭祀坑一百九十一座,多南北向,少数东西向,多为长方竖穴
书名。清傅以礼撰。一卷。起自南明弘光元年(1645),止于台湾郑氏称永历三十七年(1683)明朔亡。傅氏继《明大统历》之后,将南明政权时期按大统历辑补其历法,以保持明朝一代大统历的完整。其中补注有朔闰
宋代自太宗始,每季补助戍守河北、河东各军银两,发放麻鞋,称银鞋钱。
书名。清解涟撰。简略记载咸丰三年(1853)至同治二年(1863),太平军与清军在镇江、丹阳一带作战以及淮北捻军斗争情况。有1918年横山草堂丛刻本。
又名八舟蛮夷长官司。土司名。长官吴金骨,其先江西泰和人。明洪武五年(1372)置,授为长官。旋废。永乐元年(1403)复置。清顺治十五年(1658)附清。治今贵州黎平县北,管平天、坑洞等二十七寨,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