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莱阳乱事征(徵)实录

莱阳乱事征(徵)实录

书名。莱阳城农学绅商各界人士编。一卷。宣统二年(1910),山东莱阳人民在曲诗文领导下发动抗捐斗争,后作者据此事之口供、私稿,分类纂为是编。凡发难、聚众、从逆、设卡、惨杀、攻城、抗军、谣布、军情、孽亡、起获、避乱、杂志、公款十五类。书末列有调查、编纂、检阅诸人姓名。

猜你喜欢

  • 斡脱户

    见“斡脱”。

  • 韩轨

    ?—553北齐太安狄那(今山西寿阳北)人,字百年。匈奴族。初随晋州刺史高欢,为晋州镇城都督。普泰元年(531),赞成欢起兵信都(今河北冀州),屡立战功,迁泰州刺史,进封安德郡公,又迁嬴州刺史,在州聚敛

  • 郊庙下大夫

    官名。北魏置。掌宗庙的看守和日常清扫,参预考定朝仪典章。太和十七年(493)定为四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

  • 北齐还冤志

    即“还冤志”。

  • 通议郎

    官名。隋开皇六年(586)吏部别置散官八郎之一,从六品上;大业三年(607)罢。唐武德七年(624)置为文散官,从六品上,贞观元年(627)改为奉议郎。

  • 武康县

    西晋太康初改永康县置。治今浙江德清县西千秋镇(武康旧县)。属吴兴郡。隋初废,仁寿二年(602)复置,迁治今千秋镇西余英溪南银山之麓,属湖州。大业三年(607)改属余杭郡。唐广德初复迁旧治。属湖州。五代

  • 镇寨官

    宋于人烟繁稠处置诸镇监官,巡逻盗窃、征收酒税或兼管火禁;于险要处置诸寨寨官、巡检,主维持治安与防御。与寨官合称镇寨官。

  • 黄皓

    三国时人。蜀宦官。善奉迎弄权,得后主宠爱。数为尚书令董允所责,终允之世,位不过黄门丞。陈祗继允为侍中,与之勾结,始预政。诸葛瞻等平尚书事,仍不能制,士大夫多附之。累迁至中常侍、奉车都尉。景耀五年(26

  • 敕使

    敕,即皇帝谕告臣下之文书晋时,专送此种文书之使者,身着传诏服,称为敕使。

  • 魏安邑故城

    亦称禹王城。战国前期魏国都城遗址。位于今山西夏县西北约7公里,地处青龙河畔。《史记·魏世家》记魏武侯二年(前394)“城安邑、王垣。”魏惠王时“安邑近秦,于是徙治大梁。”故城共分为大、中、小城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