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莱阳乱事征(徵)实录

莱阳乱事征(徵)实录

书名。莱阳城农学绅商各界人士编。一卷。宣统二年(1910),山东莱阳人民在曲诗文领导下发动抗捐斗争,后作者据此事之口供、私稿,分类纂为是编。凡发难、聚众、从逆、设卡、惨杀、攻城、抗军、谣布、军情、孽亡、起获、避乱、杂志、公款十五类。书末列有调查、编纂、检阅诸人姓名。

猜你喜欢

  • 黎阳仓

    隋开皇三年(583)置于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与常平仓、广通仓连成一线,节级转运,漕运关东、汾晋之粟以供京师。设仓督管理之。义宁元年(617),为李密部将徐世勣(即李勣)所据,开仓赈济军民,十天

  • 慕陵

    清宣宗陵墓。见“京西陵”。

  • 兵马司指挥

    官名。明清置。京师五城兵马司各设指挥一人为专管官,以副指挥、吏目为分管官。指挥自有衙署,专司京师诘缉逃盗,稽查奸宄等事,并司地方命案,有验尸缉凶之责。各城栖流所、平粜米厂之事,亦由指挥管理之。

  • 多吉扎寺

    汉译金刚岩寺。在西藏贡嘎雅鲁藏布江北岸。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十六世纪晚期由宁玛派僧人、原拉堆绛地方(今西藏昂仁)统治者扎西道杰兴建。寺僧主要传布“伏藏”,即发掘出土的佛教经典中的“北藏”。清康熙五十七

  • 后汉书注考证

    后(後)书名。清何若瑶撰。一卷。约八十余条。意在考证《后汉书》李贤注的谬误。如《光武纪》“自是始贰于更始”,据《国语》注释贰为二心,认为李注训离异乃误。每条字数不多,多能据资料指正疏误。有光绪二十年(

  • 王允之

    303—342晋琅邪临沂(治今山东临沂北)人,字深猷。为从伯王敦所爱。及知敦与钱凤谋叛,至都白其父舒,舒与王导俱启明帝。敦平,随舒往会稽。咸和三年(328),随舒起兵讨苏峻有功,封番禺县侯,除建武将军

  • 窃符救赵

    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秦军围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邯郸危在旦夕。赵平原君数请魏安釐王及信陵君出兵救赵。五十年,魏王使将军晋鄙率十万大军往救,畏秦,命鄙留驻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持两端以观望。

  • 静室令

    官名。晋代置。在大驾卤簿中领先开道。

  • 嘉定先生奏议

    书名。清徐致祥撰。二卷。徐氏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咸丰进士。累迁内阁学士,督顺天学政。书中有罢筑铁路、止开艺科及要求日方引渡康、梁极刑处死疏,盖皆反对新政者。有宣统二年(1910)刊本。

  • 匈奴堡

    地名。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七十里。以“匈奴种落相率保聚之地,因以为名”(《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晋书·苻生载记》:“姚襄率众万余,攻其平阳太守苻产于匈奴堡。苻柳救之,为襄所败,引还蒲阪,襄遂攻堡,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