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田使
官名。唐始置于有屯田之州。如以节度使兼,则有副使、判官各一人,节度使罢秩则留营田印以郎官主之。诸军万人以上有营田副使一人。开元十五年(727),朔方五城各置田曹参军事一人,专莅营田。宋代不常置,掌营田事务。有营田大使、招置营田使、营田副使、制置营田事等名目,以宣抚使、转运使、知府、知州、通判等兼任。南宋初,都督、宣抚使、镇抚使等于本府司另设提举营田公事、措置营田官、同措置营田官,或专设提领江、淮等路营田公事。其官署称营田使司、营田司,亦有专置营田务者。元末朱元璋置都水营田使。
官名。唐始置于有屯田之州。如以节度使兼,则有副使、判官各一人,节度使罢秩则留营田印以郎官主之。诸军万人以上有营田副使一人。开元十五年(727),朔方五城各置田曹参军事一人,专莅营田。宋代不常置,掌营田事务。有营田大使、招置营田使、营田副使、制置营田事等名目,以宣抚使、转运使、知府、知州、通判等兼任。南宋初,都督、宣抚使、镇抚使等于本府司另设提举营田公事、措置营田官、同措置营田官,或专设提领江、淮等路营田公事。其官署称营田使司、营田司,亦有专置营田务者。元末朱元璋置都水营田使。
1825—1854清广西贵县(今贵港)人。石达开之兄。参加金田起义。初封国宗。咸丰三年(1853)与石祥祯、韦志俊等统兵经略九江,克常德、岳州(今岳阳)、武昌,旋退出,奉命援扬州,参加三汊河之役。四年
西汉置。治今河北怀来县东。属上谷郡。东汉废。
见“解元②”。
明海宁(今属浙江)人,字九韶。其家八世为医,以疡医传名于当地。他继承家业,钻研医术,并往来于江浙两地。擅长外科,亦治老人、妇女、婴儿等多种疾病,尤善治梅毒之病。著有《霉疮秘录》。
西汉置。治今河北滦县西北。属辽西郡。东汉废。
官署名。北齐光禄寺始置,有令、丞,掌膳食器物鲑味等事。隋代沿置,有令二员、丞二员,大业三年(607)升令品。唐代沿置,垂拱元年(685)改为珍羞署,神龙元年(705)复,开元元年(713)定名为珍羞署
?—1855清湖南武陵(今常德)人,字敏南。由武举投军,任千总。咸丰二年(1852)守长沙抵御太平军,迁守备。四年参加湘军,参与攻陷岳州(今岳阳)、武汉、田家镇诸役,升都司。五年湖口之战中,率快船冲入
官名。唐贞元十一年(795)增置,为正八品下武散官,专授归唐将领,隶诸卫。
书名。题谷农退士撰。三卷。记太平军在苏浙两省活动以及清军、地主团练、枪船、外国侵略者动向,可了解太平天国时期苏、浙两省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民俗状况。收入《江浙豫皖太平天国史料选编》。
地区名。指渭水入黄河处。约在今陕西潼关北。《左传》闵公二年(前660):“虢公败犬戎于渭汭”,即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