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子布

?子布

古代壮族纺织品。亦称葛布、都布、都洛布。主要产于广西左右江流域壮族民间。以苎麻为原料,先把苧麻纺为极细的纱线,再将纱线织成布。有花纹者,谓之“花��”,轻凉离汗,适于夏季穿着。据古籍载,汉代已流行于岭南越人中。“汉高祖有天下,令贾人无得衣��。”因当时岭南为“南越国”所割据,��子布来之不易故。后汉马援(公元前14—公元49)进入岭南骆越(壮族先民)地区,“更为援制都布单衣”。清初屈大均(1630—1696)考证:“都布”亦称“都洛布”, “粤西盛产”。南宋范成大(1126—1193)、周去非对左、右江溪峒特产的��子布载之最详。周氏《岭外代答》卷6云:“邕州左右江溪洞,地产苧麻,洁白细薄而长,土人(壮人旧称)择其尤为细长者为��子。暑衣之,轻凉离汗者也。……有花纹者为花��,一端长四丈余,而重止数十钱,卷入之小竹筒,尚有余地。以染真红,尤易着色。厥价不廉,稍细者,一端十余缗也。”花��当为“壮锦”的一个品种,惜今已失传,其他品种的��子布即苧麻细布,今仍有之。

猜你喜欢

  • 晃豁坛

    蒙古尼伦诸部之一。又作晃合丹、晃忽坛、晃兀摊、黄忽答等。与成吉思汗所出之孛儿只斤氏同宗,为成吉思汗六世祖海都第三子抄真斡儿帖该之子晃豁坛后裔组成。原由察剌合、蒙力克(明里)父子率领依附蒙古孛儿只斤部也

  • 灰亦儿千户所

    元置。“灰亦儿”,今有人认为乃“乌裕尔”的古译。元至治元年(1321)置。治所在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东、乌裕尔河龙安桥以南地方。

  • 胡服骑射

    “胡”泛指中国古代北方和西方的游牧和半游牧民族。这里具体指战国时赵国北邻之东胡、林胡、楼烦;“服”指这些民族所着服饰,其服上褶下裤,戴武冠,系具带,足穿靴,便于骑射;“骑射”指各族牧猎和作战的方式。赵

  • 全义

    唐代南诏国第九世王劝利晟年号。从817—819年,凡3年。

  • 邓贤佐

    唐代白狗羌首领。武德七年(624)率众归附,唐于姜维城置维州(治所在薛城县,今四川理县东北),领金川、定廉以处之。贞观元年(627)叛,罢郡县。三年(629),左上封生羌酋董屈占等举族内属,复维州郡县

  • 河西字

    元代对西夏文的称呼。西夏所创记录党项族语言的文字,称蕃书、蕃字或蕃文,后世称为西夏文。元代仍流传使用。因西夏已灭亡,其故地在黄河以西,故改称此。

  • 登闻鼓院

    契丹官署名。简称“鼓院”。为受理传达吏民申诉的机构。朝堂外悬鼓,申诉者击鼓上闻,是制原起于魏晋,称登闻鼓。唐于东、西朝堂(洛阳、长安)各置,由监门卫奏闻。辽景宗保宁三年(971)正月,“庚申,置登闻鼓

  • ?—12王莽所立匈奴单于。挛鞮氏。※乌累若鞮单于咸之子。时王莽奉行民族歧视政策,欲分匈奴地为15国,谋立15单于分治,以去匈奴之势,于新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与其父兄同为蔺苞等招诱入塞,与兄助被

  • 提伦

    十六国时期鲜卑首领之一。见“密贵”。(2122页)。

  • 汉昌

    汉(匈奴)刘粲年号。318年7—8月,凡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