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东西魏潼关之战

东西魏潼关之战

南北朝时东西魏军间攻守潼关的战事。以拓跋鲜卑为主建立的北魏,经※六镇大起义冲击,分裂为东、西魏后,分别在权臣高欢和宇文泰控制下,相互兼并,征战不息。东魏天平元年(534)十月,西魏丞相宇文泰统军夺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斩东魏守将薛瑜,虏其众7千人。二年正月,东魏大行台尚书司马子如率大都督窦泰等攻潼关,以宇文泰时屯军灞上(今陕西渭河支流灞河),遂回军自蒲津(今陕西大荔东)夜渡黄河,攻华州(治今陕西大荔)未克而退。三年(536),关中饥荒,高欢乘机兴师,于十二月发兵10余万,分3路西击长安(今西安西北),以司徒高敖曹率军攻上洛(今陕西商县,一说洛南县东南),窦泰率众趋潼关,自统师进屯蒲坂(今山西永济西)。四年正月,高欢军在黄河架设3座浮桥,欲渡河攻渭北(今陕西渭河北)。宇文泰时驻军广阳(今陕西临潼北),闻讯,急回长安商讨对策,纳直事郎中宇文深之谏,欲以奇兵潜出小关(古潼关南侧),诱窦泰出战,速歼之,然后回师击高欢。遂一面声言退保陇右,以迷惑对方,一面率众自长安出马牧泽(今陕西华山北麓,河南灵宝西),秘密东行。窦泰突闻西魏军逼近,仓惶部署,依山设阵,旋遭袭击,大败自杀,所部被俘万余人。高欢获讯,借口黄河冰薄,难以赴救,撤浮桥而退,高敖曹也从上洛撤归。宇文泰经此战军威大振。

猜你喜欢

  • 刑书要制

    见“北周律令”(534页)。

  • 阿毕达

    见“内齐托音一世”(310页)。

  • 瓦纠

    傈僳语音译,意为“互助”、“换工”。解放前云南省怒江傈僳族地区在生产上的一种换工互助协作形式。多在贫苦农户之间进行,以弥补劳力和牲畜之不足。一般有较固定的换工集团,常在该集团内彼此换工。通常是人工换人

  • 王元鼎

    见“玉元鼎”(475页)。

  • 乌欢

    即“乌纥”(328页)。

  • 上笼卜

    明代藏区地名。又译作上隆卜、上隆布。在今青海玉树通天河流域之结隆乡。宣德二年(1427),其地部落首领奉朝命护送,照料明使乌思藏之太监侯显过境。

  • 崇徽公主

    唐代回纥可敦(后妃)。第三代可汗※英义建功毗伽可汗之妻。仆固怀恩幼女。大历三年(768),光亲可敦卒,次年,被唐封为崇徽公主,适可汗为继室。唐遣侍郎李涵侍节册拜可敦,赐缯丝2万。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右翼中左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翁金河源,东至察罕库图勒,接本部右翼左末旗;西至额鲁克台,接赛音诺颜旗界;南至阿哈尔山,接军台及土谢图汗部左翼后旗;北至鄂波尔呼吉尔图,接赛音诺颜旗界。有佐领4。会盟于齐齐尔里

  • 赵昆

    明代甘肃临洮藏族土司。字承裕。※赵梁子。嘉靖三十五年(1556),承袭临洮卫指挥使职,兼理屯局额外税赋。后因无意混迹官场,以病疾为由乞归家休养。居临洮南山别墅,适意山水诗赋,颐养天年。

  • 罗什

    ?—1661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初任牛录章京。崇德七年(1642),随军征明,率本甲喇兵败敌。顺治元年(1644),入山海关镇压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以功,授牛录章京世职。继随豫亲王多铎南征,于潼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