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乾陀罗

乾陀罗

西域古国名。见《洛阳伽蓝记》。《魏书》、《北史》西域传作乾陀,在乌苌西,本名业波,为哒所破而改名。同传小月氏国也指该国,都富楼沙城。其王为大月氏王寄多罗子。寄多罗西徒后令其子守此城,因号小月氏。同传“大月氏国”条作乾陁罗。《佛国记》作犍陀卫。《释氏西域志》作健陀越。《高僧传·昙无竭传》称月氏。《大唐西域记》作健驮逻。《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作健陀罗。《往五天竺国传》作犍陀罗、建陀罗。《续高僧传·阇那崛多传》作犍陀啰。《继业行记》作健陀罗。《华严经音义》谓:“乾陀”是“香”;“”谓“陀罗”,云“遍”。因遍此国内多香花,故名香遍国。又称香行国、香风国、香洁国。位于今阿富汗喀布尔河流域和巴基斯坦白沙瓦、拉瓦尔品第一带。都城富楼沙,《大唐西域记》按梵文译作布路沙布逻,故址在今巴基斯坦白沙瓦西北。公元前4世纪末,由于马其顿亚历山大入侵,乾陀罗文化艺术受希腊影响。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阿育王遣僧来传佛教,形成举世闻名的乾陀罗佛教艺术。公元2世纪初,鼎盛时期的贵霜王朝建布路沙布逻城为首都。后为哒所灭。8世纪初这一带已归突厥统治。以后情况,罕见于史。

猜你喜欢

  • 杰尊·喜饶森格

    1382—1445明代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藏族。下密院创建者,宗喀巴八大弟子之一。生于后藏古尔玛地方。于纳塘寺出家,拜堪钦珠巴喜饶为师,习修各种教法,法名喜饶森格。对香巴噶举教法有较深造诣。永乐八年(

  • 隆卜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西宁卫。史称其族居塞外,去申中族(在今湟中县境)南百余里,西邻思果迷,东接占咂,南至黄河,故其地当在今青海贵德境。分上隆卜、下隆卜两族。其地东西200余里,无城郭,多毳帐,间有庐室。

  • 鄂齐尔

    ①(?—1657)清初大臣。蒙古族。科尔沁兀鲁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明安孙,※昂洪子。天聪七年(1633)父卒,袭三等副将。次年,改三等梅勒章京。顺治年间(1644—1661),三次晋升,又以罪降职

  • 东女真

    高丽人对我国辽代部分女真人的称呼。分布史无明确记载,大体指居住在今松花江以东至日本海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咸镜道一带包括完颜部在内的女真人。《高丽史》等朝鲜古籍,有时也称其为东北女真。公元1115年

  • 游忤

    纳西语音译,意为“殉情”。旧时纳西族青年男女反抗婚姻不能自由的一种习俗。存在于云南丽江纳西族地区。殉情带有庄严、浪漫色采,被视为进入玉龙天国的开端,因而少有对死的恐惧感。殉情者身着丽服,携带佳肴,一起

  • 合剌思八斡节而

    即“乞剌斯八斡节儿”(126页)。

  • 阐约

    参见“阐”(2105页)。

  • 攸乐山起义

    即“基诺族起义”(2028页)。

  • 且兰县

    古县名。原为※夜郎国小邑之一。战国时,楚将庄蹻伐夜郎,曾军至其地。秦置县。治在※且兰(今贵州福泉)。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牂柯郡,为辖县之一,时称故且兰。西晋改故且兰县置且兰县,治所在今贵州黄县

  • 札肥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七年(1409)三月,与葛林等10卫同时设立。卫治在黑龙江同江县境松花江与黑龙江合流处附近查匪噶山(札匪噶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