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伊宁回族大寺

伊宁回族大寺

中国伊斯兰教回族寺。原名宁固寺。又称凤凰寺、金顶寺、陕西大寺、陕甘大寺等。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四十六年增建,以后又多次修缮。原有面积6千多平方米,现存3千多平方米。为我国传统砖木结构和阿拉伯装饰结合的建筑形式,颇似西安市化觉巷清真寺。由宣礼楼、大殿、经堂组成。院中小溪回绕、原有鱼池、玉带桥,现仅存遗址。宣礼楼为三层亭楼形式,两旁有垂花门;礼拜殿平而成凸形,分三层,四周围廊,殿面阔七开间,深达40米,由两个卷棚顶和一个歇山顶并列组成,后部是四层八角攒形式。内部为穹窿结构窗,整个大殿可容千余人礼拜,窑殿及门扇均雕刻以阿拉伯文《清真言》等经文及彩绘,造型优美。以中国古典式建筑为基础,充分运用新疆建筑材料之特性,出檐大,屋面坡度起翘高,檐下桃坊、替拱等作法,颇有特色。吻兽、套兽等,均为透空琉璃,利于防风。

猜你喜欢

  • 杨文度

    ?—478武都国君主。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后仇池国君主※杨盛孙,杨伯宜子。南朝宋元徽元年(473,一说泰豫元年,472),从兄武都王※杨僧嗣卒,自立为武兴王,仍治葭芦(今甘肃武都东南),

  • 高不识

    西汉时故匈奴王。后归附汉朝,授校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从骠骑将军霍去病击匈奴,俘呼于耆王王子以下11人,众1768人,以功封宜冠侯,赐食邑1100户。四年(前119),以坐击匈奴增所获首级数,

  • 黎峒

    海南岛黎族一种原始社会组织。文献最早有关海南黎峒记载是《北史·谯国夫人传》:“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峒”。普遍记载是宋以后。各峒均有名称,每个峒都有固定的地域,“自来黎峒田土,各峒通同占据,共耕共分”,峒

  • 木古法

    木制人偶。赫哲语音译。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旧时赫哲人成年人死后,一般举行“撂档子”(送魂)仪式。届时,用木刻制一人偶给其穿衣戴帽代表死者,进行祭祀和送魂。详见“撂档子”(2445页)。

  • 兵曹

    唐时南诏初期国务行政机构六曹之一。参见“六曹”(382页)。

  • 妣吉

    明代蒙古台吉之妻的称呼。蒙古语音译。亦译作比妓、比吉、妣妓、比姬、必济、拜济、嬖只等。源于汉语“妃子”。明代蒙古有许多著名妣吉记载于史册,如为夫报仇的※鄂勒哲依图鸿郭斡妣吉、达延汗之祖母※齐齐克妣吉(

  • 开档人

    清代旗籍上具名的开户人。参见“开户”(213页)。

  • 穷庐

    见“穹庐”(1535页)。

  • 一百零八塔

    西夏塔群。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山口黄河西岸。依山势从上至下按奇数排列成12行,第1行1座,2、3行各3座,4、5行各5座,6行以下分别为9、11、13、15、17、19座,总体平面呈三角形。均为喇

  • 奚六部大王

    见“回离保”(7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