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傣医

傣医

傣族传统的医药科学。有悠久历史,民间多由不脱离农业生产,懂得医药知识的“摩雅”(傣医)于劳动之余采药制药,为人治病。诊断方法与中医相仿,亦分望、闻、问、切等步骤。所用药品具有明显地理特征,药源包括当地特有的野生植物、动物、矿物。动物药中包括风猴骨、犀鸟、象皮、熊胆、鹿茸等。其用药方法和剂型亦具特色,除使用鲜品外,有散、丸、酒剂、油剂以及“芬”、“烘”、“烘雅”、“沙雅”等特殊剂型。“芬”是将药沾水在石上磨汁口服;“洪”是用碗盛药在甄内蒸,取药汁口服;“洪雅”是煮药以蒸气熏治疗区,亦即蒸气浴;“沙雅”是将药粉调入鹅油,外涂后用铜针浅刺,治风湿疼痛。傣医原理,热疾用寒药,寒疾用热药。最具有特点的疗法是蒸气药浴和睡药。蒸气药浴治疗时病人躺在特制的浴盆中,再以铁架复盖,专治风湿病。睡药是用新鲜药以锅加热,让病人睡在药上,专治各种慢性病或风湿病。傣医大都是好学者自己从书本和实践中钻研,积累经验,无师承制度。

猜你喜欢

  • 筷子田

    明清时壮族、布依族土司统治区域的田地名称之一。流行于桂西及黔西南罗甸、望谟、安龙、贞丰等地。由土官授与境内土民耕作。耕者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不得转让典卖。耕作期间,收获归耕者所有,不需缴纳公粮,但

  • 苏仆延

    ?—207东汉末年乌桓首领之一。又作速仆丸。史称其勇健多谋。东汉灵帝(167—189年在位)初,为辽东乌桓大人,有部众千余落,自称峭王。卷入中原军阀混战。中平四年(187),受汉叛将张纯诱使,连续扰汉

  • 马祥仲巴杰

    吐蕃大臣。赞普赤德祖赞(704—755年在位)时人。系吐蕃舅臣(即尚论)。赤德祖赞死后,子赤松德赞嗣位,年幼,他掌握吐蕃实权,反对佛教,推崇本教,毁卡查及珍桑神殿,将大昭寺当作屠宰场,亵渎佛教,流放僧

  • 公孙戎奴

    汉朝官员。义渠人(?)初为校尉。武帝元光(前134—前129)、元朔(前128—前123)年间,因三从大将军卫青击匈奴,至右王庭,率先登石山,以功封从平侯,赐食邑1300户(一作1100户)。元狩二年

  • 门巴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多数自称“门巴”,另有“主巴”、“勒波”、“学增”、“达巴”、“舍杜本”等带地域概念的称呼。该族源于古门隅土著居民立、丘、皮修木、那木修等众多部落及叶邦人、荣普人、布热白人、莫巴陇巴

  • 达拉特

    见“打郎”①②(428页)。

  • 宋史

    纪传体断代史书。元朝官修。以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7人任总裁官。496卷,包括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约500万字。于至正五年(1345

  • 阿布都哈里

    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维吾尔族。喀什噶尔(今喀什)人。大和卓木※布拉呢敦次子。乾隆二十八年(1763),因父叛乱罪被俘送北京。宥死,被赐给功臣为奴。道光三年(1823),被编入蒙古正白旗,充披甲

  • 罗武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土里、花腰。原为乌蛮族系古老的一支,称罗婺、罗午、老兀、鲁兀、老吾等。其居地亦称罗武。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石屏、云龙、武定、双柏、易门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 天助军

    参见“三顺王”(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