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定宗实录
书名。元翰林国史院修撰。卷数及起讫月日不详。元太祖、太宗、定宗、宪宗四朝初无实录。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十二月,翰林承旨撒里蛮奏请命翰林国史院纂修,从之。成宗大德七年(1303)十月,诸实录修成,一并进呈。定宗朝无专设的起居注官记注皇帝行事,实录当系据皇室内府庋藏的档册等资料编撰而成。明洪武二年(1369),得元十三朝实录,命修《元史》,其中《定宗纪》及定宗朝有关记事多自此取材。已佚。
书名。元翰林国史院修撰。卷数及起讫月日不详。元太祖、太宗、定宗、宪宗四朝初无实录。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十二月,翰林承旨撒里蛮奏请命翰林国史院纂修,从之。成宗大德七年(1303)十月,诸实录修成,一并进呈。定宗朝无专设的起居注官记注皇帝行事,实录当系据皇室内府庋藏的档册等资料编撰而成。明洪武二年(1369),得元十三朝实录,命修《元史》,其中《定宗纪》及定宗朝有关记事多自此取材。已佚。
唐代吐蕃家族名。吐蕃著名大相恩兰·达扎路恭(或译悉诺罗路恭)即出自该家族,赤松德赞赞普时获恩宠,屡受封赐,并敕碑记功,永保禄位。其采邑在今拉萨市北之澎波。唐之后,该家族随着吐蕃王族的衰落而势衰,后史书
见“海迷失”(1939页)。
即“斡鲁朵”(2426页)。
487—534北魏末期大臣。本名阿鞠泥或阿泥。神武尖山(今山西朔县)人。敕勒(高车)贺拔氏(后改何氏),一说为鲜卑人。祖贺拔尔逗(尔头),镇防北境,遂定居武川。武川军主贺拔度拔子。善骑射,有胆略。正光
见“奥米那楞”(2253页)。
见“日喀则”(292页)。
见“诸抹”(1951页)。
元代诸色户计之一。须缴纳税粮,承担科差。元初免当杂泛差役,成宗(1294—1307年在位)以后废除此例。其差役、词讼归行省所设之官医提举司管理。规定每户须有子弟一人入各路医学习医。
见“耶律阮”(1301页)。
见“巴笃理”(4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