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赵明皇帝
见“石勒”(447页)。
见“石勒”(447页)。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83年10月3日(清光绪九年九月初三),清朝伊犁参赞大臣升泰和俄国七河省省长弗里德在塔尔巴哈台签订。共5款,主要内容:1.确定塔城地区从哈巴尔苏(哈巴尔素达巴罕)
?—1676清朝武官。蒙古镶蓝旗人。巴林氏。世居喀喇沁。初任云骑尉品级章京。顺治十五年(1658),从征云贵,败南明晋王李定国等于鲁噶。康熙十四年(1675),从征陕西王辅臣,败敌兵于峻岭。十五年,从
见“罗泼”(1415页)。
清代哈萨克大(乌拉)玉兹分支部落名。又译卫逊鄂拓克。18—19世纪主要分布于伊犁河流域等地。乾隆二十三年(1758)归附清朝。先民即汉代乌孙,为大玉兹的主体部落。据学者考证,今哈萨克语中的“比”(bi
即“蒲昌海”(2319页)。
参见“锡伯族”(2364页)。
一译歹言黄台吉,见“多罗土蛮把都儿黄台吉”(854页)。
见“诺雷部”(1953页)。
1903—1983中国当代历史学家。河南舞阳县人。1932年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专修历史,毕业后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赴欧,先后入比利时鲁文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德国柏林大学专修蒙元史、西域史及东
参见“促瓦长官司”(16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