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尔喀赛音诺颜汗部中右翼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塔米河南岸。东至哈喇齐老图接本部右翼中右旗界,西至满达勒接札牙班第达呼图克界,南至鄂尔浑河接赛音诺颜旗界,北至桑锦陀罗海接札牙班第达呼图克图界。未划分佐领。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康熙二十七年(1688)善巴再从弟伊达木归附,隶善巴旗。三十五年(1696),以随军征噶尔丹于昭莫多功,授札萨克一等台吉,别为一旗。乾隆四十六年(1781)议叙,诏准其后嗣世袭罔替。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塔米河南岸。东至哈喇齐老图接本部右翼中右旗界,西至满达勒接札牙班第达呼图克界,南至鄂尔浑河接赛音诺颜旗界,北至桑锦陀罗海接札牙班第达呼图克图界。未划分佐领。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康熙二十七年(1688)善巴再从弟伊达木归附,隶善巴旗。三十五年(1696),以随军征噶尔丹于昭莫多功,授札萨克一等台吉,别为一旗。乾隆四十六年(1781)议叙,诏准其后嗣世袭罔替。
清代关于西藏地方添兵、划界及官员职责的规定。乾隆五十四年(1789),成都将军鄂辉收复廓尔喀所侵藏地后,奏准设站定界,主要内容为:前后藏分驻绿营官兵,由都司、外委管领,设立塘汛12处,边界等处添设藏兵
南北朝时期柔然部落名。亦作折豆浑、是豆浑,简称“豆浑”。源于东部鲜卑。曾有部分人投西秦乞伏乾归(?—412)。柔然汗国兴起后,依附柔然,其首领担任柔然俟利莫何、莫何去汾等要职,部众逐渐融入柔然,互通婚
见“永谢布万户”(639页)。
清宗室、大臣。满洲正蓝旗人。爱新觉罗氏。理藩院尚书※延煦之子。光绪二年(1876)进士,累官理藩院侍郎。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维新失败后,在朝汉官罹法网者众。其秉公直谏,独奏论刑狱贵持其平,不
哈尼语音译,意为“建新寨”。建新寨原因:一、发生天花、霍乱、鼠疫等瘟疫,禽畜和居民大量死亡;二、村寨“最玛”(村寨行政首领兼宗教头人)和家族长老之间不睦;三、多次发生火灾;四、生六指(趾)、双胞胎和五
亦名《张文忠公文集》。书名。元张养浩(1270—1329)撰。28卷。作者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字希孟。博通经史,经不忽木荐为御史台椽,复授堂邑县尹,有政声。武宗时拜监察御史,得罪权贵,后历官参议中
见“凯珠嘉措”(1408页)。
?—588南北朝时吐谷浑诸王之一。号高宁王。隋文帝开皇元年(581),降隋,受封大将军、河南王,居河南(今贵德、临夏黄河以南),以统部众。八年(588)卒。隋文帝令其弟树归袭,统其众。
参见“什和勒伯克”(317页)。
①(?—1696)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车臣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车臣汗※硕垒第十一子。初号达赉台吉,驻牧克鲁伦河之北索和尼。康熙二十七年(1688),率诸子及部众投清。二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