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宗正府

大宗正府

元代掌理刑政之官署之一。世祖至元二年(1265)置。仁宗时改为宗正府。顺帝至元元年(1335),复为大宗正府。置札鲁花赤(断事官)若干员,会决庶务,以宗王为府长,余皆御位下及诸王之有封国者充任。亦有怯薛(禁卫军)人员奉旨署事。初期,凡诸王驸马投下蒙古人、色目人等所犯一切公事,汉人奸盗诈伪,诱掠逃奴,轻重罪囚,及边远出征官吏,岁幸上都诸事,悉掌之。世祖至元九年(1272),改为只理蒙古公事。仁宗皇庆元年(1312),以汉人刑名归刑部。泰定元年(1324),又兼理汉人刑名。致和元年(1328),规定:上都、大都所属蒙古人并怯薛、军站色目人与汉人相犯者,归其处断;其余路、府、州、县汉人、蒙古人,色目人词讼,归有司刑部掌管。凡理断人命重案,须以汉字立案牍,移文宪台,由监察御史审覆之。为元代重要衙署之一。《经世大典·序录·官制》:“宗戚之重莫重于宗正府。”

猜你喜欢

  • 策垫

    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随十一世达赖喇嘛往各处瞻礼布施,深得信赖。加恩破例由代琫晋升为噶伦。咸丰二年(1852),奉命同乍丫守备查办乍丫地区小喇嘛拘禁诺门罕,焚掠敕书、印信及寺院财产案,拿获首犯彭

  • 鄂勒衮

    见“乌尔衮”(333页)。

  • 西堡长官司

    土司名。元属普定路,隶云南。明初属普定府,后改为安顺州,隶四川。洪武十九年(1386),置长官司,治所在今贵州六枝县北。仡佬族多居于此。明洪武十五年(1382),仡佬族聚众1万5千余人攻普定。二十六年

  • 考郎兀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哈喇乌苏卫。永乐五年(1407)三月,黑龙江等处女真首领早哈(又译恼纳)、虎失忽等170人来朝贡马,以其居地置卫,与亦速里河卫同时设立。以早哈为指挥使,虎失忽等为指挥

  • 梅楚卡地区

    又名巴加西仁。为珞巴、门巴和藏族杂居地区。18世纪末,西藏地方政府在今米林县境内设嘎加宗,派出官员管理梅楚卡地区事务,并在此设立4个“林”的乡一级行政组织。19世纪中期,西藏地方政府把嘎加宗一部分作为

  • 阿噜科尔沁部

    蒙古部名。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合撒儿)十五世孙昆都伦岱青迁牧于兴安岭之北,始号所部为阿噜科尔沁,以别于嫩科尔沁。“阿噜”蒙古语“山阴”之意。其子达赉嗣为部长,原服属察哈尔。后金天聪四年(1630)

  • 伊希罗卜桑丹津嘉措

    见“对音库尔呼图克图三世”(643页)。

  • 长春府

    地区名。位于今吉林省中部。清光绪十五年(1889)置。辖域东西120里,南北165里,东达松花江东岸伯都讷厅,西及奉天昌图府怀德县,南至伊通边境,北界农安县。唐为渤海扶余县地。辽太祖破龙州,迁其民于此

  • 独孤侯尼须

    见“刘尼”(857页)。

  • 巴拉玛

    见“巴拉人”(4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