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荔之戎

大荔之戎

古族名。或为“丽土之狄”西迁的一支。秦穆公后,迁居陕西黄河、洛河三角冲积平原,占领原梁国、芮国之地,与※义渠戎筑城数十,皆自称王,建大荔国,王城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南朝邑镇西南。为※西戎八国之一,与义渠戎共雄长。秦厉共公十六年(前461),秦以兵二万伐大荔,取其王城,国亡,迫其北迁。秦孝公二十四年(前338),以兵围郃阳(今陕西合阳),兵败,秦于其地设临晋县,族亡。遗民后多与秦人融合。

猜你喜欢

  • 卒本川

    高句骊国始祖朱蒙初建国之地。一说其为地名,即《好大王碑》中的“沸流谷”,在今辽宁桓仁县东北富尔江注入浑江处附近(或说沸流谷为吉林省集安县通沟地面,即县治一带)。有说其为水名,即沸流江(水)的别称,并定

  • 蒙古火盆

    蒙古族传统取暖、炊事炉具。蒙古族历史上以游牧、狩猎为业,又处于内陆高寒地区,火与他们的饮食、住、行密切相关。雷火及森林、草原大火也给他们造成可怕的灾难,因此他们崇拜火,相信有火神,每年定期进行祭火。为

  • 那黑沙不

    见“那色波”(930页)。

  • 巴渝舞

    巴郡賨民之歌舞。秦汉时传入中原。賨民劲勇喜舞,刘邦平三秦,常以其为前锋陷阵,并乐其舞姿猛锐,使乐人习之,巴地阆中有渝水,因所居,故名“巴渝舞”。舞时持干戈、弓弩,边唱边作进击状。舞曲有:“矛渝本歌曲”

  • 折嗣伦

    号太山公,党项族。唐末振武军缘河五镇都知兵马使折宗本子。约生当唐宣宗大中时期(847—859)。隶晋王李克用帐下。善团结部族,对付契丹与党项。临危致命,不顾其死。封上柱国,以其地为府谷镇。后授麟州刺史

  • 忒耳迷

    见“呾蜜”(1388页)。

  • 索卡尔瓦

    17世纪中期间隅地方部落首领。门巴族。被民众尊为“第巴”(王),辖众约3000户。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执掌西藏政教大权期间,曾派梅惹喇嘛洛卓嘉措回家乡门隅,加强对该地区政教统治,得到其有力支持。清

  • 阿克苏

    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维吾尔语,“白水”之意,因阿克苏河得名。今新疆阿克苏县。乾隆二十三年(1758),设办事大臣。三十一年(1766),隶乌什参赞大臣。四十四年(1779),改设领

  • 外火器营

    参见“火器营”(393页)。

  • 红苗

    苗族的一支。其名称始见于明代。以其衣裙多杂有红色而得名。自称“果熊”(苗语译音)。操苗语湘西方言。主要分布在今湘西、鄂西南、川东南及黔东等地区。详见“苗族”(13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