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孛罗帖木儿

孛罗帖木儿

①(?—1365) 元末将领。又译孛罗铁木儿。蒙古散只兀氏。四川行省左丞相※答失八都鲁子。初随父镇压红巾军。至正十二年(1352),以平襄阳功,授云南行省理问。十五年,为刘福通败于中弁。次年,以平太康功进四川行省左丞。十八年,父死,以河南行省平章政事职,代统军,退屯井陉。继破刘福通于卫辉,克濮州、曹州。次年,移兵大同,领大都督兵农司及十道分司,专督屯种,以援京师。领兵徇丰州、云内,败关先生军。二十年,进中书平章政事,败王士诚军于台州,受命守石岭关以北。与守关南之察罕帖木儿争夺晋、冀地,构兵,顺帝屡诏和解,无效。二十二年,升太尉、中书第一平章。翌年,南攻察罕帖木儿义子扩廓帖木儿守地,据真定。二十四年,因恃权跋扈,匿护罪臣御史大夫老的沙、知枢密院事秃坚帖木儿,解兵权,拒不听命,举兵犯京师大都(今北京),迫顺帝复其职。以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遣扩廓帖木儿攻其驻地大同,复领兵犯京师,相继取得中书左丞相、右丞相职,节制天下军马。以皇太子在外调兵来讨,恃权幽禁皇后,遣军攻上都附皇太子者,南御扩廓帖木儿,为帝所患。二十五年,被顺帝所遣伯颜达儿等刺死。 ②见“卜列革”(19页)。

猜你喜欢

  • 行朝

    指契丹游动的中央机构。有人以为,契丹政治制度的一大特色是国家统治中枢常年不设在一地,而是靡无定所,逐水草而迁徙。这种以皇帝行宫为中心,包括诸宫卫、中央诸官署等组成的游动朝廷,称之为行朝。考古出土《常遵

  • 术汗可汗

    见“木杆可汗”(259页)。

  • 和硕特西左翼后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宗科札萨克旗。雍正元年(1723),哈尔噶斯拒从罗卜藏丹津叛清。三年,授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佐领1。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2),赐世袭。牧地跨柴达木河。

  • 普贤奴

    见“耶律隆庆”(1320页)。

  • 吉察

    藏语音译。通常意译作诉讼判决书。涉及土地、属民纠纷的,可作析产文约。属※封地文书之一种。参见“萨兴噶登”(2010页)。

  • 洪万

    ?—1310元朝将领。高丽人。洪氏。小字重喜。辽阳行省右丞※洪俊奇长子。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入宿卫。十八年,袭父职为怀远大将军、安抚使、高丽军民总管。二十四年,从征叛王乃颜,败叛将黄海、塔不台

  • 噶尔玛

    ?—1648清代蒙古王公。翁牛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铁木哥斡赤斤后裔,郡王逊杜棱从子。初为喀喇齐哩克部台吉。天聪六年(1632)遣台吉阿喇纳诺木齐从征察哈尔部。七年,向后金贡驼马。

  • 把台

    ?—1454明朝将领。亦译称巴尔台,汉名蒋信。蒙古族。忠勇王※也先土干(金忠)甥。永乐二十一年(1423),助也先土干投明朝,授都督佥事。宣德二年(1427),赐姓名。正统(1436—1449)时,封

  • 马玉贵

    1885—1957辛亥革命志士。字青山。湖北谷城县人。回族。青年时,因家贫入新军,驻防陕西,任二标一营左队正目,后升什长。并参加秘密反清组织哥老会。1910年7月,西安光复前,参加在大雁塔召开的同盟会

  • 斯引

    鲜卑族一支。源出东胡。以部为氏。原居漠北,后与乞伏氏、出连氏、叱卢氏同出阴山南徙。晋代与乞伏氏相随,先后居于高平川(今宁夏境内黄河支流清水河)、苑川(治今甘肃榆中县大营川地区)等地。约东晋初,乞伏述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