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完颜挞懒

完颜挞懒

?—1139

金宗室、大将、开国功臣。亦名昌。女真族。完颜氏。金穆宗※盈歌子,太祖※完颜阿骨打从弟。天辅六年(1122),从完颜宗翰追袭辽天祚帝于鸳鸯泺(今河北省安固里淖),取辽都统马哥群牧。奉命追击天祚帝,不及,获辽枢密使得里底及其子磨哥、那野以还。继任奚六路军帅,镇抚奚路官兵,安抚其众。后奉命全权处理奚部及南路边界之事,按渤海例,编奚人为“猛安谋克”。天会二年(1124),攻辽外戚遥辇昭古牙部族于建州,执杀其部将曷鲁燥、白撒葛,进降金源县及遥辇二部,破兴中兵,降建州官属,得山寨20、村堡580,以契丹遥辇9营为9猛安,自领4猛安,余5猛安由其任命都帅。三年,从完颜宗翰、完颜宗望侵宋,为六部路都统。四年,复侵宋,破宋兵2万于杞,获京东路都总管胡直孺与南路都统制隋师元,克拱州,降宁陵,破睢阳,下毫州。五年,宗翰等俘宋徽、钦二帝及后宫等470余人北还,任元帅左监军,徇地山东,取密州、钜鹿、磁、信德等。后为右副元帅。八年,力荐刘豫为大齐皇帝,十五年,为左副元帅,封鲁国公。天眷二年(1139),完颜宗磐、完颜宗隽等因谋反罪被杀,挞懒亦谋反有状,因属尊有大功获赦,降封行台左丞相。至燕京,愈骄肆不法,与翼王鹘懒谋反,事发,自燕京南逃,被追杀于祁州(今河北安国县)。

猜你喜欢

  • 布鲁特

    清代汉籍文献对柯尔克孜族之称呼。原文来自托忒语,意谓高山居民。有东、西两支。分布于新疆伊犁至阿克苏、乌什山地间的,称东布鲁特。有萨雅克、察哈尔萨雅克、萨拉巴噶什等5部(或称5鄂拓克)。乾隆二十三年(1

  • 贡萨

    亦称“古姆萨”。景颇语音译,意为“旧制度”,即山官制度。旧时云南景颇族地区一种社会政治制度。以山官为首管辖一个或数个村寨。辖区之间不分统属,辖区内由山官各自为政,没有专门立法和执法机构,利用传统的习惯

  • 平番始末

    书名。明许进(1437—1510)撰。1卷。进字季升,号东崖。灵宝(今河南灵宝)人。成化(1465—1487)进士,授御史,出按甘肃、山东。弘治(1488—1505)初,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七年(

  • 恰域万户

    元代乌思藏十三万户之一。简称恰万户,别作恰域拉主、恰拉主,《元史》作札由瓦万户。世祖至元二年(1265),国师(后升号帝师)八思巴与其弟白兰王恰那多吉返萨迦(今西藏萨迦县),总制院遣官员阿衮、弥林前往

  • 都沁·都尔本

    明代全蒙古的统称。蒙古语音译,意为“四十四”。汉语译作“四十四部”、“四十四万户”、“四十四万人众”等。实为概数,非指具体户数或人数。当时蒙古人习惯称东蒙古(鞑靼部)为“都沁”(四十万),称西蒙古瓦剌

  • 萨尔浒卫

    见“撒儿忽卫”(2494页)。

  • 里老

    参见“里”(1080页)。

  • 八大人官

    北魏初期官名。由※八部大夫演变而来,既保留鲜卑往昔八部之制的特色,又杂揉汉地官制。北魏神瑞元年(414),明元帝拓跋嗣命置八大人官,大人下置三属官,总理万机。《魏书·长孙嵩传》载,长孙嵩“与山阳侯奚斤

  • 呼济河卫

    见“忽失河卫”(1489页)。

  • 毛拉穆莎·莎依然米

    1836—1917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史学家和诗人。一译毛拉木沙·赛拉米。年轻时于库车“萨克撒克”经院修习古兰经、圣训、历史、文学、历法、天象、地理,以及阿拉伯文、波斯文等,成绩卓异。咸丰四年(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