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尹继善

尹继善

1696—1771

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章佳氏。大学士尹泰子。字元长,号望山。雍正进士。初为翰林。五年(1727),迁户部郎中。赴广东察审布政使官达、按察使方愿瑛受贿徇庇案得实,即署按察使。六年,任内阁侍读学士,协理江南河务。七年,任江苏巡抚,寻署河道总督。任内,除陋规,禁官吏浮费,及随漕勒征仓谷。九年,署两江总督。任内,协理河务,详勘河防,建造石闸,启闭以时,颇有成效。后协江宁将军兼理两淮盐政。对防务、水师建设、行政区划等均有建树。在清查江苏积欠钱粮中,查出自康熙五十一年至雍正四年官吏侵蚀银472万余两。十一年(1733),调云贵、广西总督,镇压云南思茅土司起事。十三年,调两广总督。乾隆初,任云南总督、刑部尚书。五年(1740),任甘陕总督。八年(1743),回任两江总督。以黄河泛滥,亲往勘察,制定并实施治河方案,成效显著。二十七年(1762),任御前大臣。二十九年(1764)晋大学士,仍留总督任。三十年,召回京,入阁办事,兼管兵部事务,充国史馆总裁。后为会试正考官、经筵讲官、翰林院掌院学士。历封疆大吏30余载,一督云贵,三督川陕,四督两江,史所罕见。卒,谥文端。著有《诗集》、《河工奏议》。

猜你喜欢

  • 苫思丁

    元朝官员。字成之。回回人。仁宗延祐(1314—1320)年间为辽州(今山西昔阳西北)监郡,迁吏部侍郎,后历仕英宗、泰定帝、文宗三朝。至顺三年(1332),任庆元路(今浙江宁波一带)总管。为官清廉俭约,

  • 乌审

    见“兀慎”(107页)。

  • 越里

    见“遥里”(2370页)。

  • 番部禅师

    僧官名。明清时在甘肃藏族聚居区,封授既管僧众又率土民的僧人首领为禅师,颁给印信,敕书,准世袭,依例朝贡。清代有禅定寺禅师,番寺禅师等。

  • 一夫多妻制家庭

    一个男子娶一个以上女子为妻组成的家庭形式。源于群婚制,为父系氏族公社后期典型的家庭形态,并长期残存于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此类家庭常与一妻多夫和一夫一妻制家庭并存,非普遍通行的形式。最初出现于母系氏族

  • 兰陵郡王

    辽封爵。统和(983—1012)中,右监门卫上将军萧挞凛以征西夏功、东京留守萧排押以破高丽开京功、驸马都萧宁等先后受封;太平三年(1023),武信节度丁振,四年,北院枢密使萧朴,九年,驸马都尉萧匹敌等

  • 载漪

    1856—1924清末大臣。宗室贵族。满族,爱新觉罗氏。嘉庆帝第三子惇亲王绵恺孙,出继瑞亲王绵忻。咸丰十年(1860),袭贝勒。光绪二十年(1894),进封端郡王,隶镶白旗。其妻为承恩公桂祥女、慈禧太

  • 纥骨氏

    见“护骨氏”(1059页)。

  • 麻吾

    佤语音译。旧时云南西盟佤族中心区对高山耕地的一种称谓。一般是指在山腰以上的土地,这里气候比山麓冷,所种旱稻大多颗粒不够饱满。到解放前夕,耕地虽大部分已为各个个体家庭长期占有,但这种高山耕地因产量极低,

  • 三郡乌桓

    对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之乌桓人的统称。《资治通鉴》:“三郡乌桓,辽西蹋顿、辽东苏仆延、右北平乌延也。”汉末,乘军阀割据之机,乌桓掘起,各自称王。献帝初平(190—193)中,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死,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