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尼玛团柱

尼玛团柱

清代后藏扎什伦布寺僧官。藏族。道光五年(1825),七世班禅丹白尼玛以扎什伦布寺僧众事务颇繁,仅止商卓特巴一名管理不周为由,奏请赏其四品顶戴。是为扎什伦布寺第一批五品以上僧俗官员赏有顶戴者之一。

猜你喜欢

  • 守塞羌

    羌人之一支。又称保塞羌。以为汉朝保守边塞,故名。西汉景帝时(前157一前141在位),匈奴南下奴役诸羌,居于河湟北侧的研种留何羌请求汉朝保护,助汉守陇西边塞。汉朝将其迁徙于陇西郡南之狄道、安故、临洮、

  • 蕃坊

    穆斯林商人在中国的居地之称。唐宋元时期,来中国广州、泉州等地朝贡经商的穆斯林商人众多,或与汉人杂居,或聚居于城市之一隅,谓之“蕃坊”。由蕃长司蕃长统察公事。蕃坊处建有礼拜寺、市场。时广州、泉州、杭州、

  • 依克唐阿

    ?—1899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姓扎拉里氏。初由马甲从征江南,咸丰七年(1857),因战功赏戴花翎。同治初参与镇压王洛七、王傻子等人反清斗争,赐号法什尚阿巴图鲁。八年(1869),授墨尔根城副都统

  • 鬼侯

    商代鬼方酋长。鬼方游牧于今陕北、漠南和漠北的广阔地区,并向南牧,与华夏农业民族发生冲突。在商朝和周国的攻击下,他率部分鬼方属众投降商朝,因功被商王封为侯,史称“鬼侯”,封地在九侯城(亦称鬼侯城,在今河

  • 唃厮啰

    ①人名(997—1065)唃厮啰政权创建者。清人译作“嘉勒斯赉”。吐蕃王朝赞普后裔。生于高昌磨榆国。原名欺南凌温。12岁时被河州羌人大贾何郎业贤携至河州(今甘肃临夏),安置于心城。后又

  • 阿巴泰

    1589—1646清初宗室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子。初封台吉。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与大将费英东等讨东海窝集部乌尔固辰、穆棱二路。后金天命三年(1618),从努尔哈赤破抚顺城

  • 吏礼房

    清代驻藏大臣衙门办事机构。设管理案、卷经书1人,小写4—5人。吏房掌办官员升降调补各事;礼房掌办驻藏大臣到任、接印、视事礼仪,祭祀封、开印信,及缮写各式礼则。宣统(1909—1911)年间,经驻藏大臣

  • 安国

    ①西域古国名。又作忸密、捕喝、布豁。昭武九姓国之一。地旧属汉代安息国。位于今中亚两河流域布哈拉地区。都于那密水(今中亚泽拉夫善河)南。商业发达,风俗与※康国同。隋大业五年(609),遣使贡献。唐朝建立

  • 托乎提马木提

    清末新疆喀什噶尔白山派头目。又称托合提·马木提艾来姆。维吾尔族。喀什噶尔(今喀什)人。同治三年(1864),乘当地回族人民起义之机称王,占据喀什噶尔回城,实行宗教统治。不久,被柯尔克孜族封建主思的克伯

  • 三坊一照壁

    白族民居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由“三坊”房屋及一座照壁围成封闭型院落。每坊屋皆为三开间两层,其位置及使用有主房、厢房之别。开间进深在大理一带几乎相等,在剑川一带厢房稍小。三坊的底层为居室,楼层储存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