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三年(1405)八月,女真首领可怜哥、歹颜哈等49人来朝,明廷命设屯河、安河2卫,以可怜哥等为指挥、千百户、卫所镇抚。其地在今黑龙江省汤旺河流域。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三年(1405)八月,女真首领可怜哥、歹颜哈等49人来朝,明廷命设屯河、安河2卫,以可怜哥等为指挥、千百户、卫所镇抚。其地在今黑龙江省汤旺河流域。
见“密学”(2122页)。
鄂温克语音译。居住今内蒙古阿荣旗和鄂温克族自治旗的鄂温克人对※“柱”的另一种称呼,但两地在使用时不尽相同:阿荣旗的鄂温克人只称“家”或“家庭”为“纠”,称居室为“柱”,如“萨喜格柱”、“萨喜柱”(产房
见“耶律延禧”(1309页)。
蒙古族民间传统舞蹈。蒙古语称“塔拉贺格日古”。起源于古代萨满教跳神。蒙古族尚白,故萨满穿白衣,手持白色单鼓,其徒弟手持红色单鼓,手舞足蹈,口唱萨满教歌词。后来演变为民间鼓舞,形式多样化,有手持八鼓、四
廪君蛮传说中的神女。相传巴氏子务相被诸蛮拥立为廪君后,从夷水至盐阳,遇盐水神女,神女愿留共居,廪君不应。“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越
元代驿站名。为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驿路上驿站之一。南至独石口,站40里,北接牛群头驿。元人黄溍曾云:“过人到偏岭之北,面不可洗,头不可梳,冷极故也,过此始有暖意”。过岭后
见“噶勒达玛”(2502页)。
馆舍名。党项族首领、西平王李德明与宋修好,于宋景德四年(1007)为迎接宋使而在绥州(今陕西绥德)、夏州(今属陕西靖边)建2馆舍,一为承恩,一为迎辉。修治500里内道路、桥梁,宋使至,派重臣郊迎。
鄂伦春、赫哲、鄂温克等北方渔猎民族对猎捕商品性野兽的统称。通常称夏季四至六月猎取鹿茸的季节为“红围期”,因鹿茸是贵重药材。
中国共产党三边地委机关报。1944年冬在定边创刊。为不定期刊物。初名《蒙古报》,后改此名。油印,4开,以蒙汉两种文字发行。专门对内蒙古伊克昭盟蒙古民众进行革命宣传。1948年曾停刊,1949年夏复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