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怒苏语

怒苏语

我国自称怒苏的怒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福贡、泸水两县,使用人口8千左右。境外与缅甸接壤地区也有少量分布。怒苏语有方言差别,分南部、中部和北部3个方言,方言间有一定差别,互相通话有一定困难。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词汇、语法也有少量差别。以中部方言知之罗话为例。语音特点:有单辅音45个。塞音、塞擦音和擦音分清、浊、清送气3套,塞擦音有舌尖前、卷舌、舌面前3套。鼻音、边音有清、浊对立两套。有唇齿音。有15个复辅音,分两类,一类是唇音和舌根音与卷舌半元音构成的11个复辅音,另一类是鼻音加前喉塞构成的4个复辅音。有39个单元音,包括12个基本元音,8个紧喉元音,10个鼻化元音,3个卷舌元音,4个鼻化卷舌元音,紧喉卷舌元音、紧喉鼻化卷舌元音各1个。有47个复元音,均为后响型。由介音i加主要元音构成的复元音有20个,u介音构成18个,y介音构成的7个,щ介音构成的2个。无前响复元音和三合元音,无韵尾。有4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比彝语支其他语言小。有较丰富的音变现象。语法特点:虚词和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有残存的形态,不丰富。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情感词10类。名词有复数和指小附加成分。亲属称谓名词有人称领属范畴,用人称代词的缩减形式作词头表示。数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必须和量词结合使用。量词较丰富,数词和量词结合的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人称代词分单数、双数和多数,双数和多数第一人称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人称代词重叠,中间插入tua53表示反省。有人称领属代词,用元音屈折变化构成。指示代词分方位指示、定指指示和复指指示,有位置区别,用不同的词表示平位、高位和低位指示。动词有体、数、态、式等语法范畴。体分将行、持续、已行、完成、曾行等5种,均在动词后加助词表达。动词有复数范畴,在动词后加助词表达。动词有态范畴,分自动、使动和互动,用辅音屈折变化和加助词等方式表达。动词有式范畴,分祈求和命令等形式,均用助词或虚化动词的方式表达。存在动词有类别范畴。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后用声调的屈折变化表示程度的变化。结构助词较丰富,有表示施事、受事、工具、处所、从由、来源、领属、比较等类,句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一宾一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词汇特点:单音节或以单音节构成的复合词是词汇的主要部分。方位词很丰富。复合词的结构形式有并列、偏正、表述、支配、补充等。派生构词也是能产的构词类型。有实词素加词头词尾构成的,也有加虚词素构成的。四音联绵词很丰富。借词主要来源于汉语和傈僳语。也有少量白语和藏语借词。

猜你喜欢

  • 国诚牌

    女真文字符牌。1976年出土于原苏联滨海地区苏昌城以北赛加古城155号遗址。银质。圆角长方形。长22厘米,宽6.5厘米。上端有一圆孔系穿。牌上女真字为空心楷体,首字为御押,正文分3组,共5字,意为“国

  • 布主

    参见“沟主”(1135页)。

  • 米国

    西域古国名。又作弥末、弭秣贺。昭武九姓国之一。建都那密水(今中亚泽拉夫善河)西。旧为康居地(今撒马尔罕一带)。地当丝路要冲,东西贸易活跃。曾先后臣属于哒、突厥。隋大业(605—618)

  • 黑齿

    古族名。亦称漆齿。以俗喜嚼食槟榔久而齿黑,故名。战国时,爱国诗人屈原在其《楚词·招魂》中已与雕题并称,指其时为楚国以南百越族群中之一部分。《战国策·起策》亦指其为吴、越之民。唐·樊绰《蛮书》更确指其为

  • 龙薛婆阿支

    ?—648焉耆贵族。又称阿那支、焉耆王龙栗婆淮从父,王族龙姓。唐贞观十九年(645),为西突厥处般啜立为焉耆王,号瞎干。二十二年(648),唐将阿史那社尔西征,奔龟兹,为阿史那社尔所俘,数其罪而斩杀。

  • 马发

    旧时蒙古族少年的一种发式。清朝至民国时,主要流行于蒙古土默特等地区。即蒙古少年头顶前部中央所留的一撮头发。蒙古家庭从婴儿出生到剃头时,用剃刀把头发大部分剃尽,仅留下头顶囟脑门上一撮“胎发”,取吉祥之意

  • 麦汗

    鄂伦春族游猎时的临时居室。鄂伦春语音译,意为“帐篷”。流行于小兴安岭地区,是过去毕拉尔路鄂伦春人夏季远出狩猎的住所。出现于民国时期。一般用3幅6尺长的白布拼作一块,随其长度一头各立1根长约6尺的立柱,

  • 丁巴

    普米语音译,又称“韩规”。普米族对巫师的一种称谓。主要替群众驱鬼治病,主持送葬,婴儿起名,青少年举行成年礼等仪式。举行仪式时,用栗树根削成不同形状的女鬼,埋于地下,然后诵经文,由助手击鼓,吹螺号,丁巴

  • 乳茶

    参见“熬茶拜唐阿”(2419页)。

  • 俄旺格勒

    1836—?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五十一任堪布。藏族。生于卡加保拉地方。由嘉木样认定后出家,授沙弥戒。入经院后,拜阿坝格西金巴为师,由由嘉木样授具足戒。从德赤仁波且、阿莽道扎等大师学习经法。后在拉卜楞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