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景颇语

景颇语

我国景颇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盈江、梁河、瑞丽、陇川等县,使用人口约3万。在国外,称克钦语,主要分布在缅甸。景颇语内部比较一致,无方言差别。但有两个土语:恩昆土语和石丹土语,土语间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词汇有小的差别,彼此基本可以通话。以盈江县铜壁关地区景颇语为例。语音特点:有单辅音22个。塞音、塞擦音分送气与不送气两套,塞擦音有舌尖前和舌叶两套,唇齿音是新发展的单位。有6个腭化辅音,由双唇辅音、舌根辅音腭化而成。有4个复辅音,也是由双唇辅音、舌根辅音与卷舌半元音结合而成。有10个单元音,分松紧两套各5个。有8个复元音,都是前响的,由主要元音和i、 u韵尾构成。另新增了少量后响复元音和三合元音,主要出现在汉语借词中。节尾辅音有m、 n、 η、 p、 t、 k、ʔ。有3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不如彝语支语言大。语法特点:形态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以粘附形态为主。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10类。名词有多数语法形式,用在名词后加助词表达。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量词很少,量词和数词结合的次序是量词在前,数词在后。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多数。单数人称代词用元音或声调的屈折变化表示领有。人称代词缩减后用来表示名词的人称领属范畴。疑问代词用弱化了的疑问语素ka构成。动词有人称、数、体、式、方向、态等语法范畴。人称分第一、二、三人称,数有单数和多数,体分未完成体和完成体,式有祈使和命令,方向有向心和离心,态有自动、使动、互动。上述各语法范畴的各种形式,除使动用粘附性前缀表示外,一般均用粘附性后缀表达。形容词作谓语也有与动词相类似的语法范畴和形式。形容词还可重叠,重叠后表示程度的轻微。结构助词有指明施动者、受动者、领有者、比较者、方位、时间、处所、工具等,句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一宾一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词、数量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状语一般在谓语前面,补语在中心词后。词汇特点:多音节词占多数。分3种:一种是多音节单纯词,一种是多音节复合词,再一种是多音节派生词。后两种都是丰富景颇语词汇的重要途径。复合词的合成方式有联合式、修饰式、支配式、主谓式4种。派生词用在词头、词尾的方式构成。有丰富的四音联绵词,构成方式有叠音、双声、叠韵等。借词主要来源于汉语和傣语,也有少量缅甸语借词。借词方式以音译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意译词。

猜你喜欢

  • 雅木布乌格衣

    明代蒙古的贫民。为※阿达克中最贫穷的人。没有牲畜,为领主服劳役。被领主和上等平民(赛音库蒙)视为“卑贱者”,有的沦为领主的奴仆。

  • 罕东卫

    明代西北羁縻卫之一。位于赤斤蒙古卫西南。汉为敦煌郡地。洪武三十年(1397)置,授其首领锁南吉剌思为指挥佥事。永乐元年(1403),偕兄答力袭进京朝觐,晋指挥使。自是,数遣使入贡。洪熙元年(1425)

  • 汝宁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爵之一,授螭纽金印。延祐二年(1315,一作元年),叛王海都子察八儿归顺元廷,受封。其子完者帖木儿、孙忽剌台袭封。

  • 瑚尔喀河

    见“忽汗河”(1487页)。

  • 倭恒额

    清朝将领。达斡尔族。姓郭贝尔氏。世居东布特哈莽鼐屯(今黑龙江讷河县)。※色楞额之弟。咸丰十年(1860),以委防御从征河南,镇压义军,赏戴花翎,官二等侍卫。同治十二年(1873),以帮统率察哈尔蒙古八

  • 土府推官

    官名。府推官为知府行政助理之一,分掌刑名、计典。明代在少数民族地区,所置土府亦设推官,以当地土酋、头目为之。秩正七品,给铜印、冠带、敕书,准予世袭。协助知府守护疆土,抚慰土民,进贡纳赋。如遇知府缺员,

  • 安和

    ①五代后梁时南诏大长和国肃文太上皇帝郑仁旻年号。约917—920年,凡4年。 ②五代十国时期云南大长和国国王郑仁昊年号。起止不祥。③清代画家。宋乐斋。安徽无为人。回族。生于光绪(1875—1908)年

  • 咸同贵州军事史

    书名。7册92章。近人凌惕安(贵阳人,汉族)撰。据史书、方志、册档编纂而成。分述清咸同年间(1851—1874,即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时间)贵州各族农民革命斗争状况,其中包括布依族首领※杨元保、侗族首领※

  • 俺答阿不孩

    见“俺答汗”(1884页)。

  • 阿鲁图

    元朝大臣。又译阿鲁秃。蒙古阿儿刺氏。成吉思汗“四杰”之一※博尔术玄孙,※玉昔帖木儿孙。初由经正监袭职为怯薛长,掌环卫。进斡林学士承旨、知枢密院事。顺帝至元三年(1337),袭广平王。至正四年(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