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匣人递
元代省、部、台、院发急速公文之制。因过去传递公文、只用封皮加封入递,常因雨水浸湿,泄露机密,为防止此弊,至元二十八年(1291),改用木匣入递。匣长1尺,宽4寸,高3寸,黑漆红字书号。匣子带锁一付,先将一付钥匙交给衙门收管。每次发公文时,在锁上封讫后,另用印封纸贴封匣面入递。
元代省、部、台、院发急速公文之制。因过去传递公文、只用封皮加封入递,常因雨水浸湿,泄露机密,为防止此弊,至元二十八年(1291),改用木匣入递。匣长1尺,宽4寸,高3寸,黑漆红字书号。匣子带锁一付,先将一付钥匙交给衙门收管。每次发公文时,在锁上封讫后,另用印封纸贴封匣面入递。
?—1766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又译木萨。吐鲁番人。札萨克郡王※额敏和卓次子。乾隆二十四年(1759),以定边将军兆惠领兵征布拉呢敦、霍集占,奉父命割麦济军食,叙功封公品级,理喀什噶尔(今喀什)阿奇
见“和雇”(1445页)与“和买”(1442页)。
?—1860清朝大臣。蒙古正红旗人。乌齐格里氏。文华殿大学士倭仁子。道光三十年(1850),由贡生分发河南,以知县用。咸丰三年(1853),以守城出力,由巡抚陆应谷奏保,赏知县衔。四年,以直隶州知州在
书名。有关改土归流之论著。1卷。清王履阶(南汇,今属上海人,汉族)撰。内容力陈改土归流的五大理由:一曰以扩大统治区域;二曰以利用苗区木材;三曰以利开发苗区矿产;四曰以利抚绥“顽苗”;五曰以利潜移默化,
明代石碑。全称“敕修奴儿干永宁寺碑”,亦称“奴儿干永宁寺碑”。立于黑龙江下游东岸奴儿干都司官署所在地特林村以北江岸石岩上(距入海口约150公里)。碑有两块:一为明永乐十一年(1413)明钦差亦失哈等巡
唐地方政权机构名。唐武德元年(618),改隋同昌郡之嘉诚县置松州,以州界甘松岭为名。或说因产甘松为名。贞观二年(628),置都督府、督崌、懿、嵯、阔、麟、雅、丛、可、远、奉、严、诺、峨、彭、轨、盖、直
书名。纪霭士撰。内容叙述察哈尔、绥远地理概说、历史沿革、政治区划以及内蒙古自治运动、治蒙应取之途径等。民国二十六年(1937),由文化建设月刊社出版。
见“挞马”(1619页)。
①见“㑽让”(2369页)。 ②见“钠若”(1266页)。
西夏官署名。是七等司品以外的机构,同次等司。设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