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保显
后仇池国宗室。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后仇池国君主※杨玄子。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与弟杨保宗自董亭(一作童亭,今甘肃武山县南)奔北魏。被太武帝封为镇西将军、晋寿公。
后仇池国宗室。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后仇池国君主※杨玄子。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与弟杨保宗自董亭(一作童亭,今甘肃武山县南)奔北魏。被太武帝封为镇西将军、晋寿公。
后秦高祖文恒帝姚兴年号。394—399年,凡6年。
东北古族名。见于《辽史》。位于契丹东北。民穴居,肤黑,以牙锐类鼠,故名。曾累犯契丹通化(今内蒙古陈巴尔虎旗浩特陶海古城),迫其东南移600里。一说即黑车子室韦。
契丹族习俗。详见“讨赛篱”(614页)。
?—1904清朝大臣。字茀堂。满洲镶黄旗人。荆州驻防。以举人纳赀为知县,铨四川。光绪二年(1876),知成都、绵竹、蒲江,直法行治,豪强、无赖均惧之,举治行第一。署崇庆州,擢卬州直隶州。二十三年(18
铁勒诸部之一。又作拔野古、拔曳固、拔也固、勃曳固。唐初回纥“外九部”之一。原驻牧于仆骨东,居地千里,有户6万,兵万人,与靺鞨为邻。少农业,以畜牧与射猎为业,产良马与精铁,冬乘木马(雪橇)逐鹿于冰上。语
契丹建国后宫廷礼仪所用音乐名。唐有十二和乐,豫和祀天神、顺和祭地祗等等。契丹开国初期沿用。五代梁改为九庆,晋改为十二同,契丹遂亦改为十二安,据《辽杂礼》载:“天子出入,奏隆安,太子行,奏贞安。”(见《
又作“勒贯”,见“司廊”(654页)。
即“诺曷钵”(1954页)。
东汉佛教译经师。字世高。原为西域安息国王太子。西域旅人呼为安侯。因厌弃世俗生治,嗣王位后让国于叔父沃拉加色斯二世,出家修道,遍游诸国。博通经藏,尤精阿昆昙学。讽持禅经,备尽其妙。桓帝建和二年(148,
492—269西魏、北周大臣。本名庆明。河南洛阳人。鲜卑长孙氏。北魏太尉、北平王长孙嵩五世孙,员外散骑侍郎长孙戫子。史称其“少方正,有操行,状貌魁梧,神采严肃”。年18,任员外散骑侍郎。孝昌(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