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杨应龙之乱

杨应龙之乱

明万历年间播州土司叛乱。播州杨氏乃贵州四大土司之一。先祖杨端于唐乾符三年(876)始入播,据其地镇抚诸苗。历宋、元世有其地。明洪武年间纳土归降,授宣慰使,子孙相继不绝。应龙为第二十九代土官。万历元年(1573),授宣慰使敕书。十四年(1586),献大木70,授都指挥使。因所辖地田畴丰美,土兵(苗兵)剽悍勇猛,自恃富强,又累从征调,早有雄据全蜀之心。十九年(1591),贵州巡抚叶梦熊以播州所辖五司改土归流,悉属重庆。遂率五司七姓叛。二十年,被捕入重庆狱,律当斩,会倭寇入侵,将兵5千征倭以自赎,幸得胜归。后益骄蹇不用命。二十四年(1596),率苗兵入余庆、大阡、都坝,焚草圹、余庆及兴隆、都匀各卫。又遣兵围黄平,与明军战于重安。二十五年,复率苗兵入江津、南川、临合江,杀仇家袁子升。进逼贵州洪州、高坪、新村诸屯,入湖广四十八屯,阻塞驿站,杀仇民宋世臣、罗承恩等。二十七年(1599),拒战贵州巡抚郭子章军,陷綦江,尽杀城民,投入江中,蔽江不畅,水为之赤。二十八年,率苗兵五道并出,破龙泉司。明将李化龙分兵八路进剿,每路约3万人,连克桑木、乌江、河渡、三关及天都、三百落诸囤,又破龙爪、海云、青蛇囤、落濛关,至大水田,焚桃溪庄、龙海囤等。应龙平时嗜杀无忌,此时散金募死士拒战,无一应者。见势已去,自缢身亡。其子杨朝栋被俘。明军斩杀其2万余众。播州土官自唐代起历725年之杨氏统治遂告结束。

猜你喜欢

  • 九斿白旗

    又作“九脚白旗”、“九游白旗”、“九斿大旗”、“九足白旄纛”。指有九条飘带的纯白大旗。古代蒙古人崇九尚白,以九为重,以白为吉,故此旗寓高贵吉祥之意。1206年,铁木真于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集贵族大

  • 南诏

    古国名。又称蒙舍诏。唐初以乌蛮为主体建立。原为乌蛮※六诏之一。因地处其他五诏之南,故名。贞观二十三年(649),其渠帅独逻(又名细奴逻)建立大蒙国,自称奇嘉王,开首府于蒙舍川(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

  • 平缅路军民总管府

    元代傣族土司。元中统(1260—1264)初内附,至元十三年(1276)置。治所在今云南陇川县附近。隶金齿宣抚司,为金齿六路之一。《元史·地理志》:“其地曰骠睒,曰罗必思庄,曰小沙摩弄,曰骠睒头”。即

  • 苻朗

    十六国时期前秦宗室。字元达。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苻坚从兄子。《晋书》称其“性宏达,神气爽迈”。初受坚封为镇东将军、青州刺史、乐安男,甚有称绩。但喜经籍,不屑时荣,好老、庄之学,谈虚语玄,

  • 班城

    见“缚喝”(2416页)。

  • 噶玛丹迥旺波

    1606—1642明末卫藏地方政权藏巴汗。藏族。※彭措南杰之子。天启元年(1621,一说泰昌元年,1620),父卒,嗣为第巴藏巴(即藏巴汗)。联合青海蒙古却图汗及康区白利土司屯月多吉共同反对格鲁派(黄

  • 铁利部

    靺鞨诸部之一,后为黑水靺鞨16部中的一部。分布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附近。所在历来有多说:一说在伯力(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附近;一说在前苏联犹太自治州境;一说距库页岛不远;也有比定在今黑龙江省挠力河以东、

  • 骠信

    唐代南诏王称号。《新唐书·南蛮中》元和三年(808),南诏王异牟寻卒,子寻阁劝(寻梦凑)继位,自称“骠信”,“夷语君也”。对酋龙(世隆)、隆舜(法)亦有此称。

  • 段忠国

    一误作段国忠,即“段俭魏”(1698页)。

  • 阿梅河

    见“妫水”(12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