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风土记
书名。唐代广西地方志。3卷,今存1卷。唐莫休符撰。休符于唐光化年间(898—901)以俭校散骑侍为融州(今广西融水)刺史。内容记桂林山水及舜祠、双女冢、伏波庙、灵渠、牂牁水(即红水河一西江)等掌故及名人传略、历史事件等。为现存较早的广西地方志书。是研究唐代广西地方史与壮族古代史的重要参考书。有《四库全书》、《学海类编》、《从书集成初编》等版本。另有清张位抄本、黄丕烈序并跋一册本,为北京图书馆藏善本书。
书名。唐代广西地方志。3卷,今存1卷。唐莫休符撰。休符于唐光化年间(898—901)以俭校散骑侍为融州(今广西融水)刺史。内容记桂林山水及舜祠、双女冢、伏波庙、灵渠、牂牁水(即红水河一西江)等掌故及名人传略、历史事件等。为现存较早的广西地方志书。是研究唐代广西地方史与壮族古代史的重要参考书。有《四库全书》、《学海类编》、《从书集成初编》等版本。另有清张位抄本、黄丕烈序并跋一册本,为北京图书馆藏善本书。
清代京师绿营之俗称。即“巡捕营”(948页)。
清代学者。字友松。四川开县人。据《清史稿·艺文志》载其所著有《西夏事略》16卷,未见刊行。
见“忽必烈”(1487页)。
西晋咸宁、太康年间(275—289),辽东、辽西鲜卑各部为争夺牲畜、牧场,斗争激烈。鲜卑首领慕容廆异母兄吐谷浑自其父涉归分得1700户(一作700户),与廆分地而居。父死,廆代领部落。吐谷浑部与廆部马
见“秃里”(1082页)。
见“阿克撒卡尔”(1235页)。
古族名。参见“月氏”(373页)。
见“逻盛”(2062页)。
见“俟斤”②(1689页)。
门巴族男性戴的帽子。门巴语音译,意为“黑顶帽”。帽呈筒形,其形制是平顶为黑色氆氇呢,帽筒身为红色氆氇呢,帽的翻沿为黄褐色绒、并设“V”形缺口,用蓝布绣裹沿边。戴时其缺口置额前偏左。流行于西藏门隅北部地